第1题:
赵某和李某签订合同,将自己的房屋以10万元的价格卖与李某,李某当即交付了价款,赵某将房屋交付给李某,5天后,赵某又将此些房以1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王某,并与王某一起去办理了过户登记,赵某要求李某腾房,但遭到拒绝。
请问,本案中,李某对该房屋是否具有所有权,为什么?
本案中李某对该房屋不具有所有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所有权以登记为成立要件,本案中李某虽然交付了价款,但是没有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在法律上是不承认其所有权的,所以,李某对该房屋不具有所有权。
第2题:
张某将电脑借给李某使用,李某却将电脑卖给王某。根据《合同法》规定,下列关于李某和王某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达正确的是( )。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或撤销
第3题:
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之下谎称古董为自己所有,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得款10000元。孙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钱某与孙某之间的古董买卖合同无效
B.赵某可以直接请求李某归还该古董
C.李某对该古董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
D.孙某取得该古董的所有权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小王捡到一块手表,谎称是自己的,并将其质押在某当铺。由于小王没有能力偿还借款,当铺将该手表拍卖,由小张出价500元拍得。一年后,手表的失主李某发现小张佩戴的手表系自己遗失的。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李某将电脑借给刘某使用,刘某未经李某同意将电脑转让给陈某,李某与陈某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
第8题:
王某向张某借款,以自己所有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质押。张某又将该电脑出质给李某,李某以为电脑归张某所有,后张某到期不能履行债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
第10题:
手表的所有权属于小张,因为小张善意取得
手表的所有权属于李某,因为还没过时效期间
李某可以请求小张返还手表,小张的损失由其向小王或当铺追偿
李某可以请求小张返还手表,但须支付500元
第11题:
第12题:
张某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李某无权行使质权
李某是善意第三人,取得质权
王某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李某必须将电脑返还给王某
第13题:
王某向张某借款,以自己所有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质押。张某又将该电脑出质给李某,李某以为电脑归张某所有,后张某到期不能履行债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李某无权行使质权
B、李某是善意第三人,取得质权
C、王某的损失由张某承担
D、王某可以向李某请求返还电脑
第14题:
李某有台电脑,张某很是喜欢,要求李某转卖给自己,李某应允。张某因一时缺乏现金,便将自己所有的面值500元的5张有奖国库券(每张100元)交于李某。后有1张国库券中奖,奖金达5000元。该5000元应归( )。
A、李某所有
B、张某和李某共有
C、张某所有,李某应依不当得利返还
D、张某所有,因给予行为属重大误解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王某17岁,在北京打工时,不慎将20岁的李某的电脑摔坏,该损失应由()。
第19题:
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第20题: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王某与李某在该买卖活动中存在什么法律关系?()
第21题:
李某和其父母都不承担赔偿责任
应由李某的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李某自己没有经济收入
应由李某自己承担赔偿责任,但因其没有经济收入,应由其父母垫付赔偿费用
应由李某和其父母承担连带责任
第22题:
王某可将电脑交给执勤警察,也可以自己用
王某联系李某后声称可以返还,但要求李某支付50元快递费
李某登报悬赏3000元寻找电脑,王某表示愿意归还,但李某以悬赏金额过高为由只同意支付1000元
王某将电脑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发布招领公告,经过6个月无人认领,电脑应归王某所有
第23题:
了解李某的求助意愿
促使李某成为服务对象
明确李某的要求
初步评估李某的问题和需要
和李某制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