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9年1月31日乙公司选择行权,那么甲公司因该看涨期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A.3000元B.-3000元C.2000元D.0

题目

如果20×9年1月31日乙公司选择行权,那么甲公司因该看涨期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

A.3000元

B.-3000元

C.2000元

D.0


相似考题
更多“如果20×9年1月31日乙公司选择行权,那么甲公司因该看涨期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A.3000元B.-30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2年1月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4 950万元,20×1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4 650万元。该债券于20×1年1月1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已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面值为4 500万元,年利率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末支付利息。
      甲公司将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的同时签订了一项看涨期权合约,期权行权日为20×2年12月31日,行权价为6 000万元,期权的公允价值(时间价值)为150万元。假定甲公司预计行权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4 500万元。下列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有( )。

    A.由于期权的行权价(6000万元)大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4500万元),因此,该看涨期权属于深度价外期权
    B.甲公司不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
    C.确认出售时的投资收益600万元
    D.收到的该批出售款项应计入继续涉入负债

    答案:B,D
    解析:
    本例中,由于期权的行权价(6 000万元)大于行权日债券的公允价值(4 500万元),因此,该看涨期权属于重大价外期权,即甲公司在行权日不会重新购回该债券。所以,在转让日,可以判定债券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丙公司,甲公司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券。但同时,由于签订了看涨期权合约,获得了一项新的资产,应当按照在转让日的公允价值(150万元)确认该期权。
      甲公司出售该债券业务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4 950
        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150
        贷:其他债权投资    4 650
          投资收益       450
      同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转出:
      借:其他综合收益     150(4 650-4 500)
        贷:投资收益       150

  • 第2题:

    2×19年4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出了一项以自身普通股为基础的期权,行权日为2×20年3月31日。
    合同约定,如果乙公司行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92元的价格向甲公司购买1500股普通股。
    2×19年4月1日,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95元、期权公允价值为6000元;
    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90元、期权公允价值为5000元;
    2×20年3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90元、期权公允价值为3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列各项中,有关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有( )。

    A.若合同约定该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2×19年甲公司确认对损益的影响金额为1000元
    B.若合同约定该期权以普通股净额结算,甲公司应当将该期权划分为金融负债
    C.若合同约定该期权以普通股总额结算,甲公司将该期权划分为权益工具
    D.若合同约定乙公司对该期权具有结算选择权,甲公司将期权确认为一项衍生金融负债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若合同约定该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甲公司不能完全避免向乙公司支付现金的义务,因此甲公司应当将该期权划分为金融负债,并通过“衍生工具”科目核算,
    所以2×19年甲公司确认对损益的影响金额=6000-5000=1000(元)(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B,若合同约定该期权以普通股净额结算,由于结算时甲公司交付的股票数量不固定,因此甲公司应当将该期权划分为金融负债;
    选项C,合同约定该期权以普通股总额结算,甲公司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同时将收到固定数量的普通股,因此甲公司应当将该期权划分为权益工具;
    选项D,由于结算时乙公司有结算选择权(如现金净额、普通股净额或普通股总额)的存在导致甲公司签出的看跌期权不符合权益工具的定义,所以甲公司将该期权确认为一项衍生金融负债。

  • 第3题:

    甲公司于2011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行权价为102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102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10 000股。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合同签订日2011年2月1日,期权的公允价值5 000元。
    ②行权日(欧式期权,即到期日才能行权)2012年1月31日。
    甲公司股价:2011年2月1日100元/股;2011年12月31日104元/股;2012年1月31日104元/股。
    要求:判断在下列不同的情形下,发行的期权应如何确认。
    情形1:约定期权以“现金净额结算”。
    情形2:约定期权将以“普通股净额结算”
    情形3:以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以普通股总价结算)


    答案:
    解析:
    1.以“现金净额结算”,指购买方通过收取期权公允价值净额方式行权。在这种情况下发行方以现金结算该期权。故,发行方应确认一项“金融负债”。
    乙公司行权,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支付的现金
    (公允价值104-行权价102)×标的数量10 000=20 000元
    2.以“普通股净额结算”指购买方以收取期权公允价值净额等值的发行方权益工具行权。即,发行方需要“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此情况下,发行方交付的普通股实质上是现金的替代品,故,应确认一项金融负债。
    乙公司行权,甲需交付的股票数
    =(市场价104-行权价102)×10 000÷普通股市价104=20 000/104=192.3(股),不足1股部分支付现金0.3×104=31.2元。
    3.以现金换普通股,是指购买方以按约定价格,购买发行方固定数量权益工具的方式行权。
    此情况下,购买方交付固定金额的现金,发行方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故,发行方应确认一项权益工具。
    乙公司行使看涨期权,需向甲公司支付现金10 000股×102元/股=1 020 000元
    甲公司将交付10 000股普通股。
    甲公司将发行的看涨期权确认为“权益工具”。

  • 第4题:

    甲公司于2×16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行权价为51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51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2000股。合同签订日为2×16年2月1日,行权日为2×17年1月31日。假定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负债
    B.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复合金融工具
    C.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权益工具
    D.甲公司发行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资产

    答案:B,C,D
    解析:
    因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甲公司需交付现金结算该衍生工具,所以属于金融负债。

  • 第5题:

    甲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向乙公司发行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行权日(欧式期权)为2016年1月31日。根据该期权合同,如果乙公司行权(行权价为102元),乙公司有权以每股102元的价格从甲公司购入普通股1000万股。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价104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期权将以现金净额结算,判断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并说明理由。计算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应支付的现金。
    2.期权以普通股净额结算,判断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并说明理由。计算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普通股的数量。
    3.期权以现金换普通股方式结算,判断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并说明理由。计算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普通股的数量及收到的现金。


    答案:
    解析:
    1.属于金融负债。理由:向其他方交付现金,属于金融负债。
    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有义务向乙公司交付104000万元(104×1000),并从乙公司收取102000万元(102×1000),甲公司实际支付净额为2000万元。
    2.属于金融负债。理由:甲公司以可变数量自身权益工具结算,属于金融负债。
    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普通股的数量约为192307股(20000000/104)。
    3.属于权益工具。理由:甲公司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进行结算,该衍生工具是权益工具。
    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普通股的数量为1000万股,收到现金10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