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请说明下列《论语》篇章的主旨。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第一》)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十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第十六》)
第2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①写出第一段文字中的一个成语。 ②根据两则文字概括出孔子在孝方面的观点,并结合社会生活谈谈其现实意义。
第3题:
下列哪项不能体现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A.“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C.“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第4题:
下列语录与言说者对应正确的有
A.有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B.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C.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子夏: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5题: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中的“道”,意思是
A.道理
B.道德
C.道路
D.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