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属于《论语·阳货》中学诗作用的有()。
第2题:
孔子认为:《诗》()
第3题: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第4题:
诗,可以___,可以___,可以___,可以___。(《论语》)()
第5题:
翻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第6题:
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是()
第7题:
“兴、观、群、怨”
第8题:
第9题:
观
化
群
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兴、观、群、怨
观、兴、怨、群
群、观、兴、怨
第12题:
第13题:
孟子提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第14题:
《论语》把诗的功能归结为“兴、观、群、怨”,其中强调诗对现实的再现功能的是()
第15题:
“思无邪”是_______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第16题:
孔子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指诗的感染作用;观,指诗的认识作用;群和怨,指诗的教育作用。
第17题: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第18题:
诗可以兴、可以()。
第19题:
《论语·()》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20题: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可以乐
第21题:
兴
观
群
怨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