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周前开始全身不适,继之发热、食欲缺乏、大便干结、轻度腹胀。近2天轻嗽,无痰。体温38℃。血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7,胸透正常。肥达反应示:0抗体140阳性,H抗体180阳性。初步的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B.急性支气管炎C.伤寒D.病毒性肝炎E.早期肺炎

题目

患者1周前开始全身不适,继之发热、食欲缺乏、大便干结、轻度腹胀。近2天轻嗽,无痰。体温38℃。血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37,胸透正常。肥达反应示:0抗体140阳性,H抗体180阳性。初步的诊断是( )。

A.流行性感冒

B.急性支气管炎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早期肺炎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1周前开始全身不适,继之发热、食欲缺乏、大便干结、轻度腹胀。近2天轻嗽,无痰。体温38℃。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儿感冒夹惊证见

    A、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微咳

    B、发热.恶风,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

    C、发热,无汗,头昏,胸闷,肢体困倦,泛恶,食欲不振

    D、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微咳,兼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

    E、高热,恶寒,无汗,惊惕哭闹,睡卧不宁,大便干结


    正确答案:E

  • 第2题:

    男性,20岁,发热起病,体温38°C,3天后体温下降伴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Bs(+),抗HAV IgM(+),巩膜及皮肤中等度黄疸,肝区轻度叩痛,肝肋下触及1.0cm,质软,脾侧卧位未及,胆囊区无压痛。
    此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保肝治疗
    B.卧床休息
    C.调节免疫功能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支持治疗

    答案:B
    解析:
    [考点]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该年轻男性病人以发热起病,之后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有黄疸表现(尿色深、巩膜及皮肤中等度黄染、胆红素增高),肝脏轻度肿大和有轻度叩痛,这些均支持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由于该病人抗HAV IgM(+),所以从病原学诊断应考虑为急性甲型肝炎,而抗HBs(+)只说明有过乙肝病毒感染或进行过乙肝疫苗预防注射,不证明该病人是患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人只要卧床休息是完全可以痊愈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 第3题:

    A.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微咳
    B.发热,恶风,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
    C.发热,无汗,头昏,胸闷,肢体困倦,泛恶,食欲不振
    D.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微咳,兼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
    E.高热,恶寒,无汗,惊惕哭闹,睡卧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小儿风热感冒证见

    答案:B
    解析:
    发热,恶风,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为外感风热之邪的特征。高热,恶寒,无汗,惊惕哭闹,睡卧不宁,为小儿感冒夹惊的特征。

  • 第4题:

    男孩,7岁,1周前开始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下降,大便干结,轻度腹胀,近2日轻咳无痰。体检:体温38.9℃,神志清,软弱,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略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无压痛。血常规: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68,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肥达反应:O效价1:40,H效价1:80,胸部x线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感冒

    B.急性支气管炎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早期肺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A.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微咳
    B.发热,恶风,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
    C.发热,无汗,头昏,胸闷,肢体困倦,泛恶,食欲不振
    D.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微咳,兼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
    E.高热,恶寒,无汗,惊惕哭闹,睡卧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小儿感冒夹惊证见

    答案:E
    解析:
    发热,恶风,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为外感风热之邪的特征。高热,恶寒,无汗,惊惕哭闹,睡卧不宁,为小儿感冒夹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