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叙述诊小儿脉的方法。


    参考答案:

     小儿寸口部位短,难以布三指以分三关,故诊小儿脉的方法与诊成人不同,常采用一指总候三部诊法,简称一指定三关。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小儿手,对3岁以内婴幼儿,医生可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按于掌后高骨处诊得脉动,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对3~5岁病儿,以高骨中线为关,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掌端和肘端)滚转寻三部;对6~8岁病儿,可以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掌端和肘端)挪动拇指,分别诊寸、关、尺三部;对9~10岁病儿,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对10岁以上的病儿,则可按诊成人脉的方法取脉。


  • 第2题:

    通过诊察患者的脉候或身体其他部位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是查看材料

    A.切诊
    B.闻诊
    C.听诊
    D.望诊
    E.问诊

    答案:A
    解析: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 第3题:

    试述脉诊的操作方法。


    答案:
    解析:
    (1)诊脉之前,先让病人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片刻,使呼吸调匀,气血平静。
    (2)诊脉体位: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脉枕。
    (3)布指: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以左手切按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布指疏密合适,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诊脉,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4)运指
    总按:三指平布,伺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
    单诊:吩别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重点体会某一部脉象特征。
    举法:手指用较轻的力按在寸口脉搏动部位上。
    按法: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
    寻法;手指指力适中.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并适当调节指力以体察脉象。
    (5)平息: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次数,此外,医生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仔细体会。
    (6)诊脉不少于"五十动",以每手不少于1分钟为宜,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

  • 第4题:

    诊断小儿疾病,特别重要的诊查方法是

    A.按诊
    B.脉诊
    C.问诊
    D.闻诊
    E.望诊

    答案:E
    解析:
    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与临床其他各科一样,均运用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诊查手段进行诊断和辨证。因乳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虽已会说话,也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故小儿诊法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

  • 第5题:

    试述诊小儿脉方法。


    答案:
    解析:
    小儿寸口部位短,难以布三指以分三关,故诊小儿脉的方法与诊成人不同,常采用一指总候三部诊法,简称一指定三关。
    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小儿手,对3岁以内婴幼儿,医生可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按于掌后高骨处诊得脉动,不分三部,以定至数为主;对3~5岁病儿,以高骨中线为关,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掌端和肘端)滚转寻三部;对6~8岁病儿,可以向高骨的前后两侧(掌端和肘端)挪动拇指,分别诊寸、关、尺三部;对9~10岁病儿。可以次第下指,依寸、关、尺三部诊脉;对10岁以上的病儿,则可按诊成人脉的方法取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