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韩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感冒已愈,咳嗽未止,伴口干咽燥,痰少。现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题目

病例摘要:韩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感冒已愈,咳嗽未止,伴口干咽燥,痰少。现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肺阴亏耗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伴口干咽燥,痰少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肺痨均可有咳嗽、咳痰症状,但后者为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同时兼见潮热,盗汗、咯血、消瘦等症,可资鉴别。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剂名称: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花粉15g,百合15g,川贝母9g,甜杏仁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5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更多“病例摘要:韩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感冒已愈,咳嗽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姜某,男,80岁,已婚,农民。2015年7月28日初诊。患者因病卧床数年。1月前出现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现症:步履全废,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痹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痿证。中医证型诊断:肝肾亏损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为主症,辨病为痿证。现症见步履全废,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肝肾亏损证。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中医病证鉴别:区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剂名称:虎潜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虎骨(狗骨代)30g,牛膝15g,熟地20g,龟板(先煎)20g,知母15g,黄柏10g,锁阳10g,当归10g,白芍6g,陈皮6g,干姜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2题:

    病例摘要:项某,男,78岁,已婚,退休教师。2013年4月2日初诊。患者1天前受凉出现发热,鼻塞,微恶风寒。现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时行感冒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型诊断:阴虚感冒。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发热,鼻塞,微恶风寒为主症,辨病为感冒。现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中医病证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治法:滋阴解表。方剂名称:加减葳蕤汤化裁。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玉竹12g,甘草3g,大枣10g,淡豆豉10g,薄荷(后下)10g,葱白9g,桔梗10g,白薇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3题:

    病例摘要:陈某,女,59岁,已婚,会计。2014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虚,咳嗽吐痰,气短懒言10余年。现症: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虚劳。中医证型诊断:肺气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吐痰,气短懒言为主症,辨病为虚劳。现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辨证为肺气虚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中医病证鉴别: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治法:补肺益气。方剂名称:补肺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人参30g,黄芪30g,沙参15g,熟地15g,五味子6g,百合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4题:

    病例摘要:胡某,男,64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2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有咳嗽病史。1天前劳累后出现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现症: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哮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喘证。中医证型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辨病为喘证。现症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辨证为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中医病证鉴别:喘证和哮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剂名称: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15g,陈皮15g,茯苓9g,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杏仁9g,紫菀9g,旋覆花(包煎)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5题:

    病例摘要:郑某,男,33岁,已婚,设计师。2014年6月5日初诊。患者一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量多。现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色白,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痰湿蕴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咳痰量多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色白,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辨证为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也常见咳、喘并见,但咳嗽以气逆有声,咳吐痰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剂名称: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9g,陈皮10g,茯苓9g,苍术10g,川朴9g,杏仁10g,佛耳草15g,紫菀10g,款冬花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