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赵某,女,36岁,已婚,职员。2015年6月6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现症: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咳喘证相鉴别。

题目

病例摘要:赵某,女,36岁,已婚,职员。2015年6月6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现症: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咳喘证相鉴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痰热郁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咳痰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方剂名称: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贝母10g,知母10g,桑白皮15g,杏仁10g,瓜蒌仁15g,海蛤壳(先煎)15g,竹沥(兑服)30g,半夏6g,橘红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更多“病例摘要:赵某,女,36岁,已婚,职员。2015年6月6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现症: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咳喘证相鉴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胡某,男,64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2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有咳嗽病史。1天前劳累后出现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现症: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哮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喘证。中医证型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辨病为喘证。现症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辨证为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中医病证鉴别:喘证和哮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剂名称: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15g,陈皮15g,茯苓9g,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杏仁9g,紫菀9g,旋覆花(包煎)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2题:

    病例摘要:刘某,女,24岁,未婚,学生。患者2日前受风后出现咳嗽,咽痛口干,咯少量黏痰,身微热。刻下症见:咳嗽频剧,身微热,微恶风,咽痛口干,咯痰色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2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见咳嗽频剧,咽痛口干;热盛炼液成痰,故痰白质黏,咳吐不爽;风热袭表,卫表不和,而见身微热、微恶风;苔薄黄、脉浮滑,亦为风热犯肺之象。辨证为风热犯肺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咳嗽与喘证的鉴别:喘证可兼有咳嗽症状,但主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咳嗽则是以咳逆有声,多伴有咯痰为主要症状,咳嗽日久,可转变为喘证。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剂:桑菊饮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第3题:

    病例摘要:章某,女,58岁,已婚,退休干部。2015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家族中有哮病史。患者于3天前受热后出现鼻痒、喷嚏,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现症:喉中哮鸣声如吼,喘而气粗,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哮病。中医证型诊断:热哮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为主症,辨病为哮病。喉中哮鸣声如吼,喘而气粗,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中医病证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剂名称:定喘汤。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麻黄9g,黄芩4.5g,桑白皮9g,杏仁4.5g,半夏9g,款冬9g,苏子6g,白果9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4题:

    病例摘要:王某,男,58,已婚,干部。2015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有哮喘病史20年。3天前因受寒痰呜气喘又作。现症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烦躁,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身痛,舌边尖红,苔白腻黄,脉弦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哮证。中医证型诊断:寒包热哮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痰鸣气喘,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为主症,辨病为哮证。现症见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烦躁,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身痛,舌边尖红,苔白腻黄,脉弦紧,辨证为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中医病证鉴别: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剂名称: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麻黄9g,生石膏30g,厚朴9g,杏仁6g,生姜6g,半夏9g,甘草6g,大枣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5题:

    谢某,男性,33岁。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厚,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清金化痰汤
    B.定喘汤
    C.苇茎汤
    D.桑白皮汤
    E.泻白散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患者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稠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

    • A、风寒袭肺
    • B、痰湿蕴肺
    • C、肝火犯肺
    • D、痰热郁肺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 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2×109/L,NE%:82.3%,肺CT:右肺中叶斑片影,西医治疗宜首先考虑()

    • A、解痉
    • B、化痰
    • C、镇咳
    • D、平喘
    • E、抗感染

    正确答案:E

  • 第8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该患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是()

    • A、咳嗽痰热郁肺证
    • B、喘证痰热郁肺证
    • C、哮病热哮
    • D、咳嗽风热犯肺证
    • E、咳嗽痰湿蕴肺证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谢某,男性,33岁。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厚,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清金化痰汤
    • B、定喘汤
    • C、苇茎汤
    • D、桑白皮汤
    • E、泻白散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男,45岁,已婚,工人 。 患者平素性情偏于急躁易怒,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少量白黏痰,行胸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自行服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咳嗽、咯痰有所减轻 。2周前患者生气后咳嗽再次加重,咳声阵作,伴咯痰质黏,不易咯出,咳重时自觉双胁部胀痛,咽干,晨起口苦,睡眠欠安,纳谷不香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正确的治疗原则为()
    A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B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C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D

    清热宣肺,止咳定喘

    E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正确答案: C
    解析: 1.口干、舌红少津为痰热伤津症状,配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2.本病应为肺炎,化验指标提示血常规:WBC://1.2×10/L,NE%:82.3%,肺CT:右肺中叶斑片影,存在感染,故首先应抗感染治疗。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若患者出现口干、舌红少津,应在前方的基础上配合中药()
    A

    鱼腥草、浙贝母、冬瓜子

    B

    葶苈子、大黄

    C

    青蒿、鳖甲、银柴胡

    D

    北沙参、天冬、天花粉

    E

    乌梅、浮小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1.口干、舌红少津为痰热伤津症状,配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2.本病应为肺炎,化验指标提示血常规:WBC://1.2×10/L,NE%:82.3%,肺CT:右肺中叶斑片影,存在感染,故首先应抗感染治疗。

  • 第13题:

    病例摘要:韩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感冒已愈,咳嗽未止,伴口干咽燥,痰少。现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肺阴亏耗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伴口干咽燥,痰少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肺痨均可有咳嗽、咳痰症状,但后者为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同时兼见潮热,盗汗、咯血、消瘦等症,可资鉴别。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剂名称: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花粉15g,百合15g,川贝母9g,甜杏仁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5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4题:

    病例摘要:刘某,女,35岁,已婚,职员。2016年3月26日初诊。患者近来脾气暴躁,易怒。1周前出现咳嗽、咳痰。现症:咳嗽呈阵发性,表现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胸胁胀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肝火犯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咽咳嗽、咳痰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咳嗽呈阵发性,表现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胸胁胀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辨证为肝火犯肺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也常见咳、喘并见,但咳嗽以气逆有声,咯吐痰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方剂名称: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桑白皮30g,地骨皮30g,黄芩30g,山栀15g,丹皮15g,青黛30g,海蛤壳30g(先煎)、粳米15g,苏子15g,竹茹15g,枇杷叶15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5题:

    病例摘要:郑某,男,33岁,已婚,设计师。2014年6月5日初诊。患者一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量多。现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色白,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痰湿蕴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咳痰量多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色白,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辨证为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也常见咳、喘并见,但咳嗽以气逆有声,咳吐痰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剂名称: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9g,陈皮10g,茯苓9g,苍术10g,川朴9g,杏仁10g,佛耳草15g,紫菀10g,款冬花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6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47岁,工人。2013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咳促气涌,胸部胀痛。现症:咳嗽痰多,质黏色黄,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面赤,咽干,大便或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哮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喘证。中医证型诊断:痰热郁肺证。中医辨病与辨证依据:以咳促气涌,胸部胀痛为主症,辨病为喘证。现症见咳嗽痰多,质黏色黄,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面赤,咽干,大便或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为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中医病证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气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是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方剂名称:桑白皮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桑白皮10g,黄芩6g,知母6g,贝母9g,射干6g,瓜蒌皮6g,前胡9g,地龙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7题:

    患者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稠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 A、三子养亲汤
    • B、清金化痰汤
    • C、止嗽散
    • D、桑菊饮
    • E、泻白散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患者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稠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 A、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C、健脾化痰,宣肺止咳
    • D、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 E、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正确的治疗原则为()

    •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B、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 C、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 D、清热宣肺,止咳定喘
    • E、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若患者出现口干、舌红少津,应在前方的基础上配合中药()

    • A、鱼腥草、浙贝母、冬瓜子
    • B、葶苈子、大黄
    • C、青蒿、鳖甲、银柴胡
    • D、北沙参、天冬、天花粉
    • E、乌梅、浮小麦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刘某,女,24岁,未婚,学生 。 患者2日前受风后出现咳嗽,咽痛口干,咯少量黏痰,身微热 。刻下症见:咳嗽频剧,身微热,微恶风,咽痛口干,咯痰色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尚可,二便调 。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咳嗽3天,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黄质黏,咯吐不爽,闻及热腥味,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体温最高38.5℃,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送来急诊。该患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是()
    A

    咳嗽痰热郁肺证

    B

    喘证痰热郁肺证

    C

    哮病热哮

    D

    咳嗽风热犯肺证

    E

    咳嗽痰湿蕴肺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 1.口干、舌红少津为痰热伤津症状,配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2.本病应为肺炎,化验指标提示血常规:WBC://1.2×10/L,NE%:82.3%,肺CT:右肺中叶斑片影,存在感染,故首先应抗感染治疗。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稠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三子养亲汤

    B

    清金化痰汤

    C

    止嗽散

    D

    桑菊饮

    E

    泻白散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