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各国商业银行资本占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必须达到()。
第6题:
为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量化指标。其中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能力的指标是()。
第7题:
在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中,提出的用来度量商业银行中长期流动性的量化监管指标是()。
第8题:
1994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包括资本充足率在内的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指标,并参考()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最低要求。
第9题:
6%
1%
2.5%
8%
第10题:
它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它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产错配的能力
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它覆盖了整个资产负债表
第11题:
第12题: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融资比率
资本充足率
资产负债率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凡经营国际业务的银行,其银行资本与()的比率最低为8%。
第17题:
下列关于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为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引入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量化指标。其中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能力的指标是()。
第19题:
根据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不得低于()。
第20题:
《巴塞尔协议》规定,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其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维持在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总资本的()。
第21题: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融资比率
资本充足率
资产负债率
第22题:
流动性覆盖比率
净稳定融资比率
核心负债比例
流动性缺口率
第23题:
2%
6%
2.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