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计单位生产车间主任一直订购多余的原材料,篡改验收凭证并付款,将部分原材料运到自己经营的一家公司。为了查明这一舞弊问题,以下审计程序效果最好的是( )。 A.分析比较原材料入库、发出、库存数量和产品数量,追查产生差异的原因 B.清点收到的原材料,观察材料验收过程 C.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采购价格、数量、日期 D.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订货单,验收单,发票

题目

被审计单位生产车间主任一直订购多余的原材料,篡改验收凭证并付款,将部分原材料运到自己经营的一家公司。为了查明这一舞弊问题,以下审计程序效果最好的是( )。 A.分析比较原材料入库、发出、库存数量和产品数量,追查产生差异的原因 B.清点收到的原材料,观察材料验收过程 C.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采购价格、数量、日期 D.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订货单,验收单,发票


相似考题
更多“被审计单位生产车间主任一直订购多余的原材料,篡改验收凭证并付款,将部分原材料运到自己经营的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针对被审计单位下列内部控制:财务人员将原材料订购单、供应商发票和入库单核对一致后,编制记账凭证(附上述单据)并签字确认。注册会计师应做的控制测试不恰当的有(  )。

    A.抽取若干记账凭证及附件,检查核对原材料订购单、供应商发票和入库单
    B.抽取若干记账凭证及附件,检查是否经财务人员签字
    C.抽取若干记账凭证及附件,检查核对原材料订购单、供应商发票和入库单,并检查是否经财务人员签字
    D.抽取若干记账凭证及附件,检查核对原材料订购单、供应商发票,并检查是否经财务人员签字

    答案:A,B,D
    解析:
    测试主要针对三方面:(1)记账凭证是否附有三单,(2)三单是否核对一致,(3)编制人是否签字确认,选项ABD都只是涉及其中的某个方面,是不完整的,所以抽取若干记账凭证及附件,检查核对原材料订购单、供应商发票和入库单,并检查是否经财务人员签字,选项C最恰当。

  • 第2题:

    某生产经理订购了大量的原材料运送到一个其自己拥有的独立公司。该经理伪造验收文件并且批准支付货款。以下哪一项审计程序最可能发现这一舞弊?

    A.挑选一个付款样本并且与采购定单、验收报告、发票和支票复印件比较
    B.挑选一个付款样本并且向供货商证实购买数量、购买价格和运输日期
    C.观察收货堆栈并且清点收到的材料,将清点数和负责验收的人提交的验收报告进行比较
    D.实施分析性测试,比较生产产量、材料采购和原材料库存水平,调查存在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被审计单位生产车间主任一直订购多余的原材料,篡改验收凭证并付款,将部分原材料运到自己经营的一家公司。为了查明这一舞弊问题,以下审计程序效果最好的是()。

    A.分析比较原材料入库、发出、库存数量和产品数量,追查产生差异的原因
    B.清点收到的原材料,观察材料验收过程
    C.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采购价格、数量、日期
    D.抽查货币资金支出,核对订货单、验收单、发票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一家中等规模的制造厂商的生产经理开始过量订购原材料,并要求送货方将所购原材料发往生产经理自己单独开办的批发公司,这为经理伪造了收货单据,并批准根据发票付款。以下哪种审计程序最有可能发现上述舞弊行为?

    A.选取现金付款样本,并将其与采购定单、收货报告、发票和支票复印件进行比较。
    B.选取现金付款样本,并与供货商核实采购金额、采购价格以及装运日期。
    C.在收货码头进行观察,清点已收到的原材料,并将清点数字与收货人员完成的收货报告进行比较。
    D.开展分析测试,比较生产水平、已采购原材料数量和原材料存货水平,并对存在差异进行调查。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题目中已提到收货发票已经被伪造,因此本选项的做法是无法发现舞弊的。B不正确。供货商提供的采购金额、采购价格以及装运日期本应当是真实的,但并不能证原材料发送到何地。C不正确。由于原材料并没有运到制造厂,因此本选项的做法是无法发现舞弊的。D正确。通过分析测试,可以发现采购原材料的数量与生产不符,从而发现舞弊行为。

  • 第5题:

    某制造企业的采购经理自己拥有一家公司,该采购经理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企业收货凭证,其实则将采购的原材料运往自己开办的公司中,并根据采购发票进行付款。下列审计程序中对发现该经理的舞弊行为时最有效的是:

    A.将付款单与采购发票核对
    B.审查付款计划的审批流程
    C.监督购买货物的验收程序
    D.对生产水平、已采购原材料数量和原材料存货水平及其差异开展分析测试

    答案:D
    解析:
    通过多种技术性的手段对被测对象进行分析,得出被测物定性或定量的元素成分组成结果称为分析测试。通过比较生产水平、已采购原材料数量和原材料存货水平,并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发现舞弊行为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