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

题目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相似考题
更多“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相关问题
  • 第1题: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n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吊装时根据构件的外形、中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下列属于“十不吊”情形的是(  )。

    A.歪拉斜吊

    B.八级强风

    C.夜间施工光线不明

    D.物体棱角处有垫片

    E.埋置在地下的电杆

    答案:A,B,C,E
    解析:
    “十不吊”包括:

    (1)信号不明不吊。(2)斜牵斜挂不吊。

    (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

    (4)散物困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吊。

    (5)吊物上有人不吊。(6)埋在地下物不吊。

    (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 第2题: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n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是(  )。

    A.塔式起重机司机

    B.司索工

    C.塔式起重机作业指挥人员

    D.塔式起重机作业安全管理人员

    E.塔式起重机装卸工

    答案:D
    解析: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 第3题:

    1.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高处坠落在世界范围内都位居建筑业伤亡事故的首位。这是由于建筑物主要往高空发展这一固有特点所决定的。下列属于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为( )。

    A.阵风风力四级以上
    B.平均气温10℃
    C.接触冷水温度10℃
    D.作业场地有水
    E.空气中存在有易燃气体

    答案:C,D
    解析:
    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分为11种:(l)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2)GB/T4200规定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高温作业。(3)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4)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5)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6)作业场所光线不足或能见度差。(7)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带电体距离小于下表的规定。
    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

  • 第4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依据事故类型的统计,不属于建筑施工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的是(  )。


    A.高处坠落

    B.物体打击

    C.火灾

    D.机械伤害

    E.车辆伤害

    答案:C,E
    解析:
    依据事故类型的统计,建筑施工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 第5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吊装时根据构件的外形、中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下列属于“十不吊”情形的是(  )。


    A.歪拉斜吊

    B.八级强风

    C.夜间施工光线不明

    D.物体棱角处有垫片

    E.埋置在地下的电杆

    答案:A,B,C,E
    解析:
    “十不吊”包括:(1)信号不明不吊。(2)斜牵斜挂不吊。(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4)散物困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吊。(5)吊物上有人不吊。(6)埋在地下物不吊。(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吊。(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吊。(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 第6题: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n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事故赔偿费用

    答案:B
    解析:
    :(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误工费等。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一被害者损失工作日X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

  • 第7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B.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可直接进行吊装作业,但应谨慎操作
    C.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60。
    D.作业完毕,应锁紧回转制动器,控制开关应置零位
    E.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达到50m时应配置障碍灯

    答案:B,C,D
    解析: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 (1)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安全装置有失灵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2)塔式起重机进行回转、变幅、行走、起吊动作前应示意警示。起吊时应统一指挥,明确指挥信号;当指挥信号不清时,不得起吊。
    (3)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不合格,不得起吊。当吊物与地面或其他物件之间存在吸附力或摩擦力而未采取措施时,不得起吊。
    (4)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吊物降落到安全地点,严禁吊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
    (5)超载或起吊物不明的不吊。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应先将吊物调离地面200~500 mm进行试吊。对有晃动的物件,必须栓拉溜绳使之稳固。
    (6)物件起吊时应绑扎牢固,不得在吊物上堆放或悬挂其他物件。零星材料起吊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绑扎牢固。当吊物上站人时不得起吊。
    (7)标有绑扎位置或记号的物件,应按标明位置绑扎。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宜为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与吊物棱角之间无护垫不吊。
    (8)作业完毕,应松开回转制动器,各部件应置于非工作状态,控制开关应置零位,并切断总电源。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锁紧夹轨器。
    (9)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30 m时应配置障碍灯,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 m时应配备风速仪。

  • 第8题:

    1.事故经过
    某项目C、D栋连建项目施工工地因C、D栋施工至第六层,而施工塔式起重机高度不够,需要对塔式起重机顶升加节。卿某组织杨某、白某和曾某对工地塔式起重机开始进行顶升、加节作业前的清洗螺丝和做塔式起重机附着等准备工作。塔式起重机进行顶升、加节作业时,塔式起重机司机段某配合。卿某在塔式起重机下方负责指挥和挂钩,段某在司机室操作塔式起重机,起吊标准节等材料,白某和杨某在塔式起重机平台上顶升油泵,曾某在塔式起重机顶升平台边缘拧螺丝。由于顶升油泵作业前,没有按照“顶升前应先检查油缸油封,严禁出现漏油,并且在油缸带载情况下不准调节节流阀,油泵工作前应先将油缸顶高3~5cm,观察5~10min,没有下滑时方可进行顶升作业”的规定作业。15时45分左右,当杨某将标准节顶升至大约1.9m高时,发现油泵漏油。在此情况下,杨某立即停止了顶升作业,并对油管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刘某得知油管漏油的情况后,要求卿某去隔壁工地借一个。卿未执行,并要求继续试作业。于是,杨某便继续开始顶升作业。由于漏油之后,顶升作业的微弱平衡被打破,顶升横梁与顶升踏步之间的冲击动载荷加大,顶升踏步受的载荷增大。大约过了2min,突然一声巨响,顶升套架与塔机上部突然整体倾斜。塔机平衡臂上的配重在自身重力与平衡臂牵引的作用下即刻向下摆动.撞击塔身,致使段某和白某被巨大的冲击力从塔式起重机20多米高处震落至地面.杨某卡在折塌的平衡臂与塔身之间,曾某被撞人标准节内。
    2.事故后果
    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医疗费用0.06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78.52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81.O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0.36万元,现场抢救费用0.50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00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50万元,其他财产损失价值10.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2.简述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3.简述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
    4.简述起重作业中的“十不吊”。


    答案:
    解析:
    1.此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82.22万元。 2.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3.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
    (1)基础的制作与安装。
    (2)安装塔身。
    (3)安装顶升套架。
    (4)安装回转支撑。
    (5)安装塔司节和司机室。
    (6)安装平衡臂。
    (7)安装塔尖。
    (8)安装起重臂。
    (9)安装钢丝绳和电器装置。
    (10)调试。
    4.起重作业中的“十不吊”包括:
    (1)信号不明不吊。
    (2)斜牵斜挂不吊。
    (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
    (4)散物困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吊。
    (5)吊物上有人不吊。
    (6)埋在地下物不吊。
    (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 第9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C
    解析: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第10题:

    单选题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I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淸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经调査: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起重吊装作业前,必须编制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起重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严禁非起重机驾驶人员驾驶、操作起重机。下列无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作业人员是()。
    A

    起重机作业现场负责人

    B

    起重机安装工人

    C

    司机

    D

    信号工

    E

    司索工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自升式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包括底架、塔身、起重臂()顶升套架等。
    A

    标准节

    B

    主梁

    C

    端梁

    D

    平衡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淸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经调査: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
    A

    轻微事故

    B

    一般事故

    C

    较大事故

    D

    重大事故

    E

    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1.事故经过
    某项目C、D栋连建项目施工工地因C、D栋施工至第六层,而施工塔式起重机高度不够需要对塔式起重机顶升加节。卿某组织杨某、白某和曾某对工地塔式起重机开始进行顶升、加节作业前的清洗螺丝和做塔式起重机附着等准备工作。塔式起重机进行顶升、加节作业时,塔式起重机司机段某配合。卿某在塔式起重机下方负责指挥和挂钩,段某在司机室操作塔式起重机,起吊标准节等材料,白某和杨某在塔式起重机平台上顶升油泵,曾某在塔式起重机顶升平台边缘拧螺丝。由于顶升油泵作业前,没有按照“顶升前应先检查油缸油封,严禁出现漏油,并且在油缸带载情况下不准调节节流阀,油泵工作前应先将油缸顶高3~125px,观察5~10min,没有下滑时方可进行顶升作业”的规定作业。15时45分左右,当杨某将标准节顶升至大约1.9m高时,发现油泵漏油。在此情况下,杨某立即停止了顶升作业,并对油管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刘某得知油管漏油的情况后,要求卿某去隔壁工地借一个。卿未执行,并要求继续试作业。于是,杨某便继续开始顶升作业。由于漏油之后,顶升作业的微弱平衡被打破,顶升横梁与顶升踏步之间的冲击动载荷加大,顶升踏步受的载荷增大。大约过了2min,突然一声巨响,顶升套架与塔机上部突然整体倾斜,塔机平衡臂上的配重在自身重力与平衡臂牵引的作用下即刻向下摆动,撞击塔身,致使段某和白某被巨大的冲击力从塔式起重机20多米高处震落至地面,杨某卡在折塌的平衡臂与塔身之间,曾某被撞人标准节内。
    2.事故后果
    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医疗费用0.06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78.52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81.0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0.36万元,现场抢救费用0.50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00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50万元,其他财产损失价值10.00万元。
    [问题1]
    计算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问题2]
    简述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问题3]
    简述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
    [问题4]
    简述起重作业中的“十不吊”。


    答案:
    解析:
    [问题1]
    此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81.943万元。
    [问题2]
    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l)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3]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流程:(l)基础的制作与安装。(2)安装塔身。(3)安装顶升套架。(4)安装回转支撑。(5)安装塔司节和司机室。(6)安装平衡臂。(7)安装塔尖。(8)安装起重臂。(9)安装钢丝绳和电器装置。(10)调试。
    [问题4]
    起重作业中的“十不吊”包括:(l)信号不明不吊。(2)斜牵斜挂不吊。(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吊。(5)吊物上有人不吊。(6)埋在地下物不吊。(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吊。(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吊。(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 第14题: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n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

    答案:C
    解析: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第15题:

    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n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依据事故类型的统计,不属于建筑施工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的是(  )。

    A.高处坠落  

    B.物体打击

    C.火灾  

    D.机械伤害

    E.车辆伤害

    答案:C,E
    解析:
    依据事故类型的统计,建筑施工前五类安全事故类型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 第16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  )。


    A.医疗费用

    B.企业停产损失费用

    C.事故罚款

    D.清理现场费用

    E.事故赔偿费用

    答案:B
    解析:
    (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误工费等。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

  • 第17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

    答案:C
    解析: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第18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吊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塔式起重机发生倾覆事故。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3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式起重机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项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是(  )。


    A.塔式起重机司机

    B.司索工

    C.塔式起重机作业指挥人员

    D.塔式起重机作业安全管理人员

    E.塔式起重机装卸工

    答案:D
    解析: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 第19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该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537
    B.543
    C.554
    D.604
    E.1000

    答案:B
    解析:
    (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误工费等。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

  • 第20题: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3.事故调查
    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起重吊装作业前,必须编制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起重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严禁非起重机驾驶人员驾驶、操作起重机。下列无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作业人员是( )。

    A.起重机作业现场负责人
    B.起重机安装工人
    C.司机
    D.信号工
    E.司索工

    答案:A
    解析:
    起重机操作人员、起重信号工、司索工、起重机拆卸工、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严禁非起重机驾驶人员驾驶、操作起重机。

  • 第21题:

    自升式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包括底架、塔身、起重臂()顶升套架等。

    • A、标准节
    • B、主梁
    • C、端梁
    • D、平衡臂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淸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经调査: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该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万元。
    A

    537

    B

    543

    C

    554

    D

    604

    E

    1000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I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经调査: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下列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严禁使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B

    在吊物载荷达到额定载荷的90%时,可直接进行吊装作业,但应谨慎操作

    C

    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不得小于60°

    D

    作业完毕,应锁紧回转制动器,控制开关应置零位

    E

    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达到50m时应配置障碍灯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 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 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淸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 经调査: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 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 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高处坠落在世界范围内都位居建筑业伤亡事故的首位。这是由于建筑物主要往高空发展这一固有特点所决定的。下列属于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为( )。
    A

    阵风风力四级以上

    B

    平均气温10℃

    C

    接触冷水温度10℃

    D

    作业场地有水

    E

    空气中存在有易燃气体


    正确答案: C,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