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修理厂对金属板件的锈蚀,通常进行()
第5题:
某钢瓶检测站站长指挥6名职工将一只400L的待检测环氧乙烷钢瓶滚到作业现场进行残液处理。将瓶阀门打开后未见余气和残液流出,就把阀门卸下,仍没有残液和余气流出,即将阀门重新装上并关好。再将环乙钢瓶底部的一只易熔塞座螺栓旋松后,即听到有“滋波”的漏气声,随后工人们都去干其他工作了。下午15:20左右,检测站作业现场环氧乙烷钢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正在作业现场的4人受伤,经抢救无效有3人先后在6日内死亡。爆炸导致站内大部分厂房和围墙倒塌,并造成周围一部分民宅门窗玻璃不同程度损坏。试分析下列问题: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m。
第6题:
充装前必须对钢瓶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充装。严禁对不合格(包括外观检验和纯度检验等)的钢瓶进行充装。
第7题:
化学除锈指操作人员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锈蚀构件进行除锈处理。
第8题:
重瓶通过检斤秤复验时,对()的钢瓶选出进行处理。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集中倒入下水道
送充装站回收
送检验站回收
第11题:
40℃
50℃
60℃
70℃
第12题:
内部不合格
残液量超标的
气质不合格的
充装量超欠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的残液不准乱倒,应定期送交充装站或检验站统一回收处理。
A对
B错
第16题: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的残液不准乱倒,应定期送交充装站或检验站统一回收处理。
第17题:
某用户甲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负责充装钢瓶的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该事故直接原因()
第18题:
对油罐管线进行()是对管线进行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管线不被锈蚀。
第19题: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的残液应定期()。
第20题: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2011)4.2.5规定,凡浓度高于()体积的钢瓶,应重新对瓶内残液和残气进行处理。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3MPa
5MPa
8MPa
10MPa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