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错杂的病理反应常见于( )。
A.邪气过于亢盛时
B.正气与邪气相争时
C.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
D.正虚而致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E.失治误治而使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第1题:
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正气充盈
B、正气不足
C、邪正相争
D、邪气亢盛
E、邪气损正
第2题:
虚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A.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
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C.正虚邪恋
D.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功能减退
E.邪正相持
第3题: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
B.正气不足
C.邪气亢盛
D.邪气
E.邪气损正
第4题:
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包括
A.邪气亢盛
B.正气不足
C.阴阳失衡
D.虚实错杂
E.虚实真假
第5题:
因虚致实是指
A.正不足,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
B.邪实为主,兼有正气不足
C.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D.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E.实邪为病耗伤正气,邪去正虚
第6题:
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A.正气不足
B.正气
C.邪气
D.邪气亢盛
E.邪气损正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第12题: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正气充足,与邪相争,祛邪外出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第13题:
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实证( )。
A.邪气与正气相争,正虚邪恋
B.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
C.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
D.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已衰
E.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
第14题:
真实假虚证的病理机制为( )
A、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C、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D、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E、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第15题:
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亢盛
C.邪气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E.正衰邪盛
第16题:
虚证的概念是
A.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
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邪气亢盛,正气已衰的病理变化
D.正虚邪恋的病理变化
E.以上均非
第17题:
《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于”,其含义是( )
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正气充足,与邪气相争
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正气不足,邪气伤人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邪实正虚,虚实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