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苯甲酸钠助溶形成分子复合物,水中溶解度增大的是
A.
B.
C.
D.
E.
第1题:
助溶剂助溶的机理包括( )。
A.与难溶性药物通过复合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
B.与难溶性药物形成有机复合物
C.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D.形成胶团
E.在难溶性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助溶性的亲水性基团,增加了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第2题:
为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加入的助溶剂是( )
A、苯甲酸钠
B、精氨酸
C、乙酰胺
D、聚乙烯吡咯烷酮
第3题:
A、增溶
B、防腐
C、乳化
D、助溶
第4题:
利用助溶原理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是
A.将青霉素制成青霉素钠
B.苯巴比妥溶乙二醇和水混合剂
C.苯甲酸钠增加咖啡因在水中溶解度
D.将灰黄霉素粉碎成极细粉
E.将阿托品制成硫酸阿托品
第5题:
第6题:
在苯甲酸钠的作用下,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至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第7题: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第8题:
甲硝唑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W/V),如果使用水-乙醇混合溶剂,则溶解度提高5倍,此作用是()
第9题:
增溶
防腐
成盐
助溶
第10题:
增溶
助溶
潜溶
乳化
助悬
第11题:
增溶
助溶
成可溶性盐
引入亲水性基团
增大离子强度
第12题:
增溶
助溶
潜溶
防腐
增大溶液的pH值
第13题: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至1:1.2,苯甲酸钠的作用为
A、增溶
B、防腐
C、乳化
D、助悬
E、助溶
第14题:
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 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
A.增溶
B.助溶
C.防腐
D.增大离子强度
E.止痛
第15题:
(二)案例摘要: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
B、混悬微粒粒度
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
D、分散介质的黏度
E、分散介质的密度
以下关于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哪些是正确的A、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采用分散法
B、樟脑醑为10%樟脑乙醇液,加入时应急剧搅拌
C、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絮凝剂
D、甘油为润湿剂
E、硫磺为亲水性药物
在口服混悬液中,用于润湿目的的附加剂是A、糖浆
B、白及胶
C、吐温80
D、乙二醇
E、甘油
下列哪些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A、乳剂,
B、混悬剂
C、溶液剂
D、糖浆剂
E、高分子溶液剂
以下关于助溶剂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
B、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C、能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D、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
E、苯甲酸用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
第16题:
第17题: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至1:1是由于()
A增溶
B防腐
C乳化
D助悬
E助溶
第18题:
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咖啡因溶解度显著增加,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第19题: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助溶。()
第20题: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第21题:
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呈直线关系或呈不规则关系
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而不降低其盐或分子复合物而达到助溶目的
助溶过程中,有时可产生起昙现象
苯甲酸用为助溶剂,使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是由于苯甲酸与咖啡因形成分子复合物
第22题:
将青霉素制成青霉素钠
苯巴比妥溶于乙二醇和水混合剂
苯甲酸钠增加咖啡因在水中溶解度
将灰黄霉素粉碎成极细粉
将阿托品制成硫酸阿托品
第23题:
防腐
增溶
助溶
止痛
增大离子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