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收集到的资料包括( )。
(A) 父母病情
(B) 家教方式
(C) 同学关系
(D) 性格特征
第1题:
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的资料包括( )。
(A) 受伤程度
(B) 家庭教养
(C) 错误认知
(D) 性格特征
第2题: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应该包括( )。
(A) 完全接纳
(B) 热情
(C) 实话实说
(D) 平等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咨询师在咨淘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
第9题:
同学看不起他
性格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
父母溺爱
第10题:
父母的病情
家教方式
同学关系
人格特征
第11题:
同学关系
家庭教养
个性特征
心理测试结果
第12题:
将其转化为求助者
帮助其调整对儿子的期望
引导其对儿子客观评价
通过咨询解决儿子的问题
第13题: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 )。
(A) 分析者
(B) 说服者
(C) 监督者
(D) 辩论者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咨询师应对不同的求助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其中应考虑到的求助者因素包括()。
第20题:
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外地上学,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咳嗽声,知道母亲感冒了。从此开始担心,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平时,看见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无心上学,失眠,心慌,非常痛苦,想休学。主动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担心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求助者:可我就是担心呀。心理咨询师: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求助者:可我不想和父母分开怎么办?心理咨询师: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求助者:(笑笑)好像没有。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社会原因包括()。
第21题:
家属报告
临床观察
心理测验
自己的判断
第22题:
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心理咨询的特殊效果
心理咨询师的名气和权威
心理咨询师咨询成功的案例
第23题:
与父母探讨解决方案
指导父母降低要求
促成儿子来心理咨询
指导父母接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