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完全借助桥墩位移的为上行式移动模架。

题目
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完全借助桥墩位移的为上行式移动模架。


相似考题

2.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2420m,共44孔,每孔跨径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MSS55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55m+8m,第2、3跨施工长度为55m,末跨施工长度为47m。 事件一: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4-1、图4-2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为: (1)移动模架安装就位、调试及预压; (2)工序D; (3)底模及支座安装; (4)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 (5)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 (6)预应力系统安装; (7)内模就位; (8)顶板钢筋绑扎; (9)工序E; (10)混凝土养护、内模脱模; (11)施加预应力; (12)工序F; (13)落模拆底模; (14)模架纵移。首跨施工完成后,开始移动模架,移动程序包括: (1)主梁(横梁)横向内移; (2)主梁(横梁)横向外移; (3)主梁(导梁)纵移过孔; (4)主梁(横梁)及模板系统就位; (5)解拆模板、降下主梁。 事件二: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其平面位置及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查。 事件三: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4.7MPa、57.1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四:上部结构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移动模架作业平台临边护栏用钢管制作,并能承受1000N的可变荷载,上横杆高度为1.2m; (2)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 (3)箱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试件采取现场同条件养护; (4)控制箱梁预应力张拉的混凝土试件采取标准养护。 事件五: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问题】 1.写出图4-1、图4-2中构件A、B、C的名称。 2.事件一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的名称。写出首跨施工完成后模架移动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 3.事件二中,对安装完毕的模板还应进行哪些检查? 4.分别计算或评定事件三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6.事件五中,是否需要对移动模架箱梁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4.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2420m,共44孔,每孔跨径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MSS55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55m+8m,第2、3跨施工长度为55m,末跨施工长度为47m。 事件一: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4-1、图4-2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为:(1)移动模架安装就位、调试及预压;(2)工序D;(3)底模及支座安装;(4)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5)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6)预应力系统安装;(7)内模就位;(8)顶板钢筋绑扎;(9)工序E;(10)混凝土养护、内模脱模;(11)施加预应力;(12)工序F;(13)落模拆底模;(14)模架纵移。首跨施工完成后,开始移动模架,移动程序包括:(1)主梁(横梁)横向内移;(2)主梁(横梁)横向外移;(3)主梁(导梁)纵移过孔;(4)主梁(横梁)及模板系统就位;(5)解拆模板、降下主梁。 事件二:模板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其平面位置及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了检查。 事件三: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54.7MPa、57.1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四:上部结构箱梁移动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移动模架作业平台临边护栏用钢管制作,并能承受1000N的可变荷载,上横杆高度为1.2m; (2)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 (3)箱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试件采取现场同条件养护; (4)控制箱梁预应力张拉的混凝土试件采取标准养护。 事件五: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1> 、写出图4-1、图4-2中构件A、B、C的名称。 <2> 、事件一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的名称。写出首跨施工完成后模架移动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 <3> 、事件二中,对安装完毕的模板还应进行哪些检查? <4> 、分别计算或评定事件三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5> 、逐条判断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6> 、事件五中,是否需要对移动模架箱梁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动态管理,当哪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错
解析:
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上行式移动模架。
更多“主梁在待制箱梁上方,完全借助桥墩位移的为上行式移动模架。”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的( )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A. 预拱度
    B. 平面尺寸
    C. 高程
    D. 变形
    E. 挠度

    答案:A,B,C
    解析: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应满足的规定为:①模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②模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③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④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⑤混凝土 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 第2题:

    移动模架也称移动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可在桥跨问自行移位,逐跨完成混凝土箱梁施工的大型造梁设备。按照过孔方式不同,移动模架分为(  )。

    A.前行式
    B.上行式
    C.下行式
    D.复合式
    E.多跨式

    答案:B,C,D
    解析: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一标段共有595孔32m简支整孔箱梁,分布于23座桥上。其中1号特大桥的30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其他采用预制架设施工。
    制梁场场地宽阔平整:制梁采用固定式外模和整体式内模,并按1:1配置;存梁采用单层存梁方式;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d,存梁周期为38d,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采用900t轮胎式提梁机移梁;运梁车需经便道上桥出梁。
    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变化较大(4~30m),采用2台移动模架同步施工。每台移动模架拼装时间为1.5个月,生产能力为每月2孔。
    问题:
    1.该制梁场应采用哪种梁场布置形式
    2.除案例中提到的台座类型外,该制梁场还需要哪些台座
    3.该制梁场应配备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4.该制梁场最少应设置多少个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说明理由。
    5.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哪种形式1号特大桥箱梁施工工期最短为多少个月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该工程采用900t轮胎式提梁机移梁,对轮胎式提梁机,在梁场取梁时无须专门的轨道,可以优先采用占地面积较小存梁多的横列式梁场。 2.该制梁场除设置制梁台座、存梁台座以外,还需要设置静载试验台座、内模存放台座、顶板钢筋绑扎台座、底腹板钢筋绑扎台座。
    3.该制梁场应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有:龙门吊、提梁机、汽车吊、拌合站、布料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罐车、蒸汽养护系统以及模板系统等。
    4.(1)该制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d,根据制梁速度和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数,制梁台座数最少应为8个。
    (2)存梁周期为38d,该制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存梁台座数最少应为38×2=76(个)。
    5.(1)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
    理由: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最小处为4m,上行式移动模架对桥下净空影响小,且适合峡谷高墩施工。
    (2)①理想状态下的1号特大桥工期=1.5+30/(2×2)=9(个月);
    ②考虑工作面限制情况的1号特大桥工期=1.5+16/2=9.5(个月)。

  • 第4题:

    对于单箱单室箱梁和脊梁来说,选用( )在外观和受力上均较合理。
    A.双柱式桥墩B.倒梯形桥墩
    C.T 形桥墩D.Y 形桥墩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移动模架施工适用于桥梁工程中跨数多、高墩的混凝土箱梁施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下列哪项不是桥梁结构关键部位内力主要监测内容()

    • A、斜拉桥索力
    • B、梁式桥主梁跨中截面应力
    • C、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脚截面应力
    • D、梁式桥桥墩内力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移动模架制梁在初张拉前脱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采用变截面布置的连续梁桥适合()施工,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

    • A、落地支架法
    • B、移动模架法
    • C、节段悬臂法
    • D、顶推法

    正确答案:C

  • 第9题:

    T形刚构桥是因()而得名。

    • A、主梁截面为T形
    • B、主梁与桥墩刚性连接成T形
    • C、带悬臂墩帽的桥墩外形为T形
    • D、主梁与桥墩的组合体横向为T形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判断题
    主梁在待制梁上方,完全借助桥墩位移的为上行驶移动模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主梁在待制梁上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上行驶移动模架。

  • 第11题:

    单选题
    T形刚构桥是因()而得名。
    A

    主梁截面为T形

    B

    主梁与桥墩刚性连接成T形

    C

    带悬臂墩帽的桥墩外形为T形

    D

    主梁与桥墩的组合体横向为T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的()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A

    预拱度

    B

    平面尺寸

    C

    高程

    D

    变形

    E

    挠度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斜拉桥的主要部件有主缆、加劲梁、主梁、桥墩、桥台、基础、支座。


    答案:错
    解析:
    主缆、加劲梁是悬索桥中主要部件。

  • 第14题:

    (四)
    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一标段共有595孔32米简支整孔箱梁,分布于23座桥上。其中1号特大桥的30孔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其他采用预制架设施工。
    制梁场场地宽阔平整:制梁采用固定式外模和整体式内模,并按1:1配置;存梁采用单层存梁方式;制梁占用台座的周期为4—6天,存梁周期为38天,梁场生产箱梁能力为每天2孔;采用900吨轮胎式搬梁机移梁;运梁车需经便道上桥出梁。
    1号特大桥位于峡谷之中,墩高变化较大(4米~30米),采用2台移动模架同步施工。每台移动模架拼装时间为1.5个月,生产能力为每月2孔。
    问题
    1.该制梁场应采用哪种梁场布置形式?
    2.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台座类型外,该制梁场还需要哪些台座?
    3.该制梁场应配备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4.该制梁场最少应设置多少个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说明理由。
    5.该工程移动模架应采用哪种形式?1号特大桥箱梁施工工期最短为多少个月?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下列关于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移动模架法施工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B、模架移动程序为:脱模、解拆模板→导梁前进→主桁梁前进→导梁及模板就位
    C、移动模架法的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D、箱梁内、外模板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E、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答案:D,E
    解析:
    A 项:是悬臂浇筑法的施工设备。B 项:模架移动程序为:脱模、解拆模板→主桁梁前进→导梁前进→导梁及模板就位。C 项:是固定支架法施工的要求。

  • 第16题:

    ()移动模架造桥机适用于现场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或连续箱梁。


    正确答案:下承式

  • 第17题: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的( )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P65

    • A、预拱度 
    • B、平面尺寸 
    • C、高程 
    • D、变形 
    • E、挠度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箱形梁式起重机的主梁由上下()和两块垂直的()组成,为封闭的箱形()结构。


    正确答案:盖板;腹板;截面

  • 第19题:

    主梁在待制梁上方,完全借助桥墩位移的为上行驶移动模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的()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 A、预拱度
    • B、平面尺寸
    • C、高程
    • D、变形
    • E、挠度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单选题
    采用变截面布置的连续梁桥适合()施工,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
    A

    落地支架法

    B

    移动模架法

    C

    节段悬臂法

    D

    顶推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移动模架制梁,模架拼装作业支腿、主梁、横联应及时连接,并按规定设置()
    A

    爬梯、人行通道及栏杆

    B

    围栏

    C

    警示标志

    D

    紧急制动装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上行及混合式移动模架施工程序为()。
    A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

    B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

    C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孔道压浆、封端

    D

    现场拼装移动模架→桥位预压→安装箱梁支座→调整模板、设置上拱度→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布设预应力束→安装内摸→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终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松开内模,进行初张拉→移动模架整体落架、脱底侧模→移动模架过孔,进入下一个制梁循环→孔道压浆、封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