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测量方法进行作业定义
B.考虑抽样频次、样本量
C.测量系统分析
D.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第1题:
6 西格玛采用的基本改进模式是 DMAIC,其中A 指的是( )。
A.确定需改进什么
B.对需要改进的目标进行测量
C.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D.进行改进和控制
第2题:
在确定属性抽样及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以下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要求的可信赖程度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B.划分的次级总体越多,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C.确定的可容忍误差越低,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D.预期的总体误差越小,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第3题:
在设备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审核批准的各级、各类进度计划进行监测和调整,包括( )。
A.收集有关设备工程工期的信息
B.确定进度计划监测的对象
C.确定对进度控制对象的定期监测的频次、非定期监测的节点时机,以及实时监测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
D.确定进度计划管理的职责分工
E.建立执行效果的比较基准和跟踪、测量方法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对危害水平可通过分析性测试进行验证,为此应制订特殊的抽样计划。抽样计划包括()
第9题:
PFMEA(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是关于过程的一种风险分析工具,常用来对过程的输入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以下关于PFMEA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样本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第11题:
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时间
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分析方法,并考虑可接受的结果
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时间,并考虑可接受的结果
抽样单元的数量及大小、频次、分析方法
第12题:
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的温度是影响量
影响量不影响间接测量过程中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测量时应完全消除各种影响量,是测量不确定度等于定义的不确定度
计算不确定度时考虑了测量重复性,因此测量仪器的短期不稳定性不是测量中的影响量
第13题:
A.定期校准可以保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不必专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B.校准可以消除或减少测量系统的偏倚(bias)
C.定期进行GRR研究一般可以代替定期校准
D.定期进行GRR研究不能代替定期校准
第14题:
A.质量功能展开(QFD)
B.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C.防错方法(Poka-Yoke)
D.测量系统分析(MSA)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测量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第20题:
某黑带确定了影响结果的关键过程及输入变量KPIV后开始制订测量计划,此时需要考虑的事项有()
第21题:
下列关于测量阶段常使用的工具说明错误是()
第22题:
对测量性进行作业定义
考虑抽样频次、样本量
测量系统分析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第23题:
变量流程图:挖掘跟CTQ有关联的潜在因子
C&E矩阵:将影响输出变数的潜在输入变数进行优先排序化
FMEA:把握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故障模式及原因分析
Gage R&R:对测量系统正确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