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B.不合格项调查表C.因果图D.散布图

题目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排列图

B.不合格项调查表

C.因果图

D.散布图


相似考题
更多“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B.不合格项调查表C.因果图D.散布图”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

    他们首先收集了一个月的不合格品的有关数据,根据不同的班组、加工设备、产品型号,统计各组不合格品数据,观察彼此之间有什么差异,这实际上就在使用( )。

    A.因果图

    B.分层法

    C.直方图

    D.排列图


    正确答案:B
    解析:分层法是根据数据产生的特征(如:何人、何处、何种方法、何种设备等)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方法。生产现场存在着许多问题,把各层因素进一步细分后进行研究,有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统计角度看,分层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不同总体在一起的情况,从而清楚地看出各组之间的差异。

  • 第2题:

    某车间的质量改进团队对A系列产品的不合格品项目进行改进时做以下工作:
    为了找出A系列产品中的主要不合格品项目,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 B.调査表 C.控制图 D.因果图


    答案:A,B
    解析:
    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控制图可以帮助选题,支持选题和设定目标,有助于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确认改进的效果以及标准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这两种方法和工具都没有发现主要影响因素的功能。

  • 第3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
    该小组从收集不合格品的数据直到绘制出排列图,这部分工作属于质量改进的( )步骤。
    A.明确问题 B.确认效果 C.分析问题原因 D.掌握现状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後尺寸的波动调查。
    经过对策的实施,该小组使用( )对改进的效果进行验证。
    A.亲和图 B.直方图 C.网络图 D.流程图


    答案:B
    解析:
    直方图是对定量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图形表示,由一系列矩形(直方柱)组成。通过直方图可以直观的观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集中及分散等分布情况,因此可以采用直方图来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

  • 第5题:

    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後尺寸的波动调查。
    为了将对策进度纳入控制,他们可以使用()。
    A.树图 B.亲和图 C.网络图 D.矩阵图


    答案:C
    解析:
    网络图又称为网络计划技术,它是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施进度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又称为矢线图。

  • 第6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组长负责激发员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对改善成果的最终确认;副组长全面指导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组员负责资源提供和成果评审。QC小组以当家做主、质量第一、循序渐进和统计学为指导思想进行活动。
    该小组还针对弯曲和擦伤这两项主要不合格类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绘制了因果图。因果图又称作( )。
    A.鱼刺图 B.分析图 C.石川图 D. KJ图


    答案:A,C
    解析:
    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称石川图,由于图的形状与鱼刺相似,所以该工具又称鱼刺图。

  • 第7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调査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

    A.因果图 B.直方图
    C.调查表 D.控制图


    答案:B,C,D
    解析:

  • 第8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组长负责激发员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对改善成果的最终确认;副组长全面指导质量管理小组工作;组员负责资源提供和成果评审。QC小组以当家做主、质量第一、循序渐进和统计学为指导思想进行活动。
    他们首先收集了一个月的不合格品的有关数据,根据不同的班组、加工设备及产品型号,统计各组不合格品数据,观察彼此之间有什么差异,这实际上是在使用( )。
    A.因果图 B.分层法 C.直方图 D.排列图


    答案:B
    解析:
    分层法是根据数据产生的特征(如:何人、何处、何种方法、何种设备等)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方法。某车间根据不同的班组、设备及产品型号统计各组不合格数据属于分层法。

  • 第9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排列图 D.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答案:D
    解析: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散布图是在质量改进中,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以把握两个相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图是发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这种波动有别于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偶然波动。

  • 第10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尺寸特性的公差限为10.0 ±0.1mm,小组随机抽取了最近1个月3个班次尺寸特性的200个数据,计算得到早、中、晚3班尺寸特性的样本均值分别为9. 97、10.0、10.04,样本标准差分别为0. 02、0. 03和0. 0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
    A.早班的尺寸特性偏离公差中心最远 B.晚班的尺寸特性的合格率最低
    C.早班尺寸特性的波动最小 D.不同班次尺寸特性的分布相同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为了找出A系列产品中的主要不合格品项目,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

    排列图

    B

    调查表

    C

    控制图

    D

    因果图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控制图可以帮助选题,支持选题和设定目标,有助于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确认改进的效果以及标准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这两种方法和工具都没有发现主要影响因素的功能。

  • 第12题:

    多选题
    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品的75%。小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是(  )。
    A

    绘制A产品不合格品率因果图

    B

    使用直方图了解尺寸特性的波动情况

    C

    使用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D

    绘制尺寸特性不合格因果图


    正确答案: D,B
    解析: 该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说明尺寸特性是引起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若要尽快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以采用尺寸不合格因果图,同时利用直方图也可以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一般用于产品表面有擦伤或污点等外观不合格,这种类型的调查表在产品示意图上标记不合格位置,但不能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 第13题:

    检验员用一次抽样方案(80,0)对连续产品批进行验收,记录了样本中不合格品数,这些数据可用于绘制( )。
    A.不合格品数图 B.单值一移动极差图
    C.均值一极差图 D.不合格品率图
    E.排列图


    答案:A,D
    解析:

  • 第14题:

    某车间的质量改进团队对A系列产品的不合格品项目进行改进时做以下工作:
    通过统计分析,现在找出了A3为主要不合格产品项目,对此进行因果分析,小组可以用( )方法绘制因果图。
    A.原因分析法 B.调查表法 C.分层法 D.逻辑推理法


    答案:D
    解析:
    绘制因果图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质量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绘制因果图是关键。通常绘制的方法有两种,逻辑推理法和发散整理法。

  • 第15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
    接着,小组就弯曲和损伤这两项主要不合格类型的原因进行分析,绘制了因果图。有个组员说因果图还有其他名称,它又称作( )。
    A.鱼剌图 B.分析图 C.石川图 D. KJ图


    答案:A,C
    解析:

  • 第16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
    他们又将这一个月抽样的样本中的合格品数据,作一直方图,该图属于()方图。

    A.陡壁型 B.双峰型 C.孤岛型 D.锯齿型


    答案:C
    解析:
    孤岛型直方图是指在标推型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

  • 第17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出质量问题中关键的不合格项目,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

    A.排列图 B.散布图
    C.控制图 D.分层法


    答案:A,D
    解析:

  • 第18题:

    某机械制造厂产品的缺陷数呈上升趋势,为了解产品缺陷的分布情况,可采用的 工具有( )。
    A.散布图 B.因果图
    C.排列謝 D.不合格项调查表
    E.不合格位置调查表


    答案:C,D,E
    解析:

  • 第19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排列图 B.不合格项调查表
    C.因果图 D.散布图


    答案:B
    解析:
    调查表是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一般是事先印制好的(当然也可临时制作),用来收集数据容易、简单明了。运用不合格项调查表,检验员可以立即统计出当天发生的各种不合格的总数。

  • 第20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监控加工过程,实施预防管理,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散布图 B.排列图
    C.控制图 D.因果图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寻找关键不合格项目的不合格原因,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正态概率纸 B.因果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答案:B
    解析:

  • 第22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品的75%。小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是( )。
    A.绘制A产品不合格品率因果图
    B.使用直方图了解尺寸特性的波动情况
    C.使用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D.绘制尺寸特性不合格因果图


    答案:B,D
    解析:
    该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说明尺寸特性是引起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若要尽快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以采用尺寸不合格因果图,同时利用直方图也可以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一般用于产品表面有擦伤或污点等外观不合格,这种类型的调査表在产品示意图上标记不合格位置,但不能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 第23题:

    单选题
    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

    排列图

    B

    不合格项调查表

    C

    因果图

    D

    散布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调查表是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一般是事先印制好的(当然也可临时制作),用来收集数据容易、简单明了。运用不合格项调查表,检验员可以立即统计出当天发生的各种不合格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