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A.直方图B.散布图C.排列图D.均值—极差控制图

题目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排列图

D.均值—极差控制图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解析: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散布图是在质量改进中,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以把握两个相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图是发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这种波动有别于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偶然波动。
更多“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调查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

    A.因果图

    B.直方图

    C.调查表

    D.控制图


    正确答案:BCD
    BCD。

  • 第2题:

    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
    该小组从收集不合格品的数据直到绘制出排列图,这部分工作属于质量改进的( )步骤。
    A.明确问题 B.确认效果 C.分析问题原因 D.掌握现状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确定表面处理后变形量对最终尺寸的影响,适宜的工具是( )。
    A.直方图 B.排列图
    C.散布图 D.控制图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验证改进措施,小组收集了 30个尺寸数据绘制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见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B.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C. Cp = Cpk = 1. 67 D. Cp = Cpk = 1. 33


    答案:A,C
    解析:

  • 第5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出质量问题中关键的不合格项目,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

    A.排列图 B.散布图
    C.控制图 D.分层法


    答案:A,D
    解析:

  • 第6题: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真题]
    在整个改进过程中,改进小组遵循了PDCA循环,在改进措施实施后,对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使其标准化,并形成文件。这一阶段属于PDCA的( )。
    A.策划阶段 B.实施阶段 C.检査阶段 D.处置阶段


    答案:D
    解析:
    PDCA循环的内容可以分为:①策划阶段,即P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②实施阶段,即D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按照P阶段所制定的计划去执行。③检查阶段,即C阶段。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成果。④处置阶段,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认真地总结。

  • 第7题: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真题]
    改进小组在现状分析阶段要分析的关键信息是( )。
    A.关键的质量问题 B.质量问题的原因
    C.质量改进的对策 D.分析改进的效果


    答案:A,B
    解析:

  • 第8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寻找关键不合格项目的不合格原因,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正态概率纸 B.因果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品的75%。小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是( )。
    A.绘制A产品不合格品率因果图
    B.使用直方图了解尺寸特性的波动情况
    C.使用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D.绘制尺寸特性不合格因果图


    答案:B,D
    解析:
    该小组发现尺寸特性造成的不合格的比例最高,说明尺寸特性是引起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若要尽快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以采用尺寸不合格因果图,同时利用直方图也可以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不合格位置调查表一般用于产品表面有擦伤或污点等外观不合格,这种类型的调査表在产品示意图上标记不合格位置,但不能了解尺寸的波动情况。

  • 第10题:

    下列各阶段说法错误的是()

    • A、界定阶段包括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
    • B、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
    • C、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
    • D、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A

    直方图

    B

    散布图

    C

    排列图

    D

    均值—极差控制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散布图是在质量改进中,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以把握两个相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图是发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这种波动有别于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偶然波动。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六西格玛的说法?()
    A

    界定阶段包括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

    B

    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

    C

    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

    D

    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六西格玛管理概述、管理原则和实施程序。测量阶段是测量现有的业绩和记录数据和事实,提供问题潜在原因的相关数据。不仅仅使绩效的测量,还包括过程。界定即定义(Define),是定义问题的特点或属性,包括范围等。改进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解决方案来改进该过程。分析阶段是分析在测量阶段得到的相关数据,以确定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选择D。

  • 第13题:

    某工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5%,抽查其中100件产品,没有发现不合格的。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再抽查一次,也许会有7件不合格
    B. 该产品的合格率应为100%
    C. 那么下次抽查肯定有10件不合格
    D. 该产品的合格率应大于95%

    答案:A
    解析:
    合格率是95%,抽查100件产品郡合格,但抽查的只是样本,合格的数目是不确定的,只能说可能。因此,只有A项符合。故答案为A。

  • 第14题: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小组收集了以往的检验数据,并据此绘制了直方图(见下图)。根据图示,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是( )。

    A.寻找中心偏移的原因
    B.对数据进行合理分层
    C.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D.进一步加强检验


    答案:A,B
    解析:

  • 第15题: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寻找该尺寸合格率低的可能原因,可采用的工具有( )。
    A.亲和图 B. PDPC法
    C.流程图 D.因果图


    答案:A,C,D
    解析:

  • 第16题:

    某产品关键尺寸的规范为2. 4±0. 005,由于该尺寸的加工合格率较低,车间专门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掌握关键尺寸的分布情况,分析合格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确定时间、温度、电流大小等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对变形量的影响,最适宜选用的方法是( )。
    A.流程图 B.排列图
    C.单因子方差分析 D.试验设计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某洗衣机厂近半年内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不合格品率大幅上升,成本大幅度增 加,顾客投诉增多,最高管理者决定进行质量整顿,质量管理部门主持成立有关部门 参加的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策划并实施改进措 施,使洗衣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改进小组在现状分析阶段要分析的关键信息是()。
    A.关键的质量问题 B.质量问题的原因
    C.质量改进的对策 D.分析改进的效果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为监控加工过程,实施预防管理,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散布图 B.排列图
    C.控制图 D.因果图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小组最终顺利地找到了尺寸特性不合格的关键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A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到95%,为了巩固改进效果,小组决定对尺寸特性进行监控,适宜的工具是 ( )。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排列图 D.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答案:D
    解析: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散布图是在质量改进中,把由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统计资料用点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以把握两个相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图是发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波动的,这种波动有别于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偶然波动。

  • 第20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尺寸特性的公差限为10.0 ±0.1mm,小组随机抽取了最近1个月3个班次尺寸特性的200个数据,计算得到早、中、晚3班尺寸特性的样本均值分别为9. 97、10.0、10.04,样本标准差分别为0. 02、0. 03和0. 0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
    A.早班的尺寸特性偏离公差中心最远 B.晚班的尺寸特性的合格率最低
    C.早班尺寸特性的波动最小 D.不同班次尺寸特性的分布相同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领导指示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小组成员可以不进行(),但要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 A、现状调查
    • B、原因分析
    • C、选择课题
    • D、设定目标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界定阶段主要是界定项目范围、组成团队
    • B、测量阶段主要是测量过程的绩效,即Y,在测量前要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找到并确认影响Y的关键原因
    • C、分析阶段主要是针对Y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并验证关键原因
    • D、改进阶段主要是针对关键原因X寻找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领导指示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小组成员可以不进行(),但要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A

    现状调查

    B

    原因分析

    C

    选择课题

    D

    设定目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为了验证改进措施的效果,小组从采取改进措施后烧制的瓷砖中随机抽取了50块进行检验,下列验证改进措施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t检验判断瓷砖尺寸分布中心是否偏离

    B

    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χ2检验判断瓷砖尺寸波动是否小于给定的目标值

    C

    利用过程性能分析判断CpK是否满足要求

    D

    利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判断瓷砖的尺寸特性是否稳定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