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杆件AB的A端是固定端,跨间无荷载作用,已知B端弯矩是m,则AB杆A端的弯矩=() A、mB、-mC、m/2D、-m/2”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跨悬臂梁桥,两侧端跨各为66.5m,端跨与中央跨比值为0.7,中央跨系由两端跨各悬臂27.5m再加一挂梁而成,则挂梁跨度为( )。

    A.95m

    B.67.5m

    C.55m

    D.40m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图中,已知θ=0.5ω,不考虑阻尼,AB杆A端的纯强迫振动最大弯矩之值为(  )。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系数μAB的数值等于:
    A.结点A转动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B.结点A有单位转角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C.结点A上作用外力偶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D.结点A上作用单位外力偶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答案:D
    解析:
    提示:结点A上外力偶M引起的弯矩MAB=μAB? M。

  • 第4题:

    有一座10层办公楼,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32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首层框架梁AB,在某一荷载效应组合中,由荷载、地震作用在该梁A端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如下:
    永久荷载:MGk=-90kN·m;
    楼面活荷载:MQk=-40kN·m;
    风荷载:MWk=±20kN·m;
    水平地震作用:MEhk=±45kN·m;
    其中楼面活荷载已考虑折减。
    当考虑有地震效应组合时,AB粱A端的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MA最接近于(  )kN·m。

    A. -147.2
    B. -166.4
    C. -176.8
    D. -190.5

    答案:D
    解析:
    H=32m<60m,最大组合弯矩设计值MA为:MA=γG(MGk+0.5MQk)+γEhMEhk=-1.2×(90+0.5×40)-1.3×45=-190.5kN·m。

  • 第5题: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系数μab的数值等于:()

    • A、结点A转动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 B、结点A有单位转角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 C、结点A上作用外力偶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 D、结点A上作用单位外力偶时,在AB杆A端产生弯矩的数值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 B、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 C、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 D、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某楼板结构为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圆孔板,板长6m,板宽1.2m,两端支承于框架梁上。设计时按板承受均布面荷载值为7.5kN/m2计算,则下列各项计算过程,不正确的是()。

    • A、若在板跨度中点沿板宽度方向砌筑隔墙,因而增加了线荷载6kN/m,则板跨中弯矩M=51•3kN.m,支座处剪力V=30.6kN
    • B、若沿板长度方向砌筑隔墙,因而增加了线荷载6kN/m,则板跨中弯矩M=67•5kN.m,支座处剪力V=45.0kN
    • C、若在离板端2m处设置假山盆景,因而增加了集中荷载3kN,则板跨中弯矩M=45•0kN.m,支座处剪力V=28.5kN
    • D、若地面改变装修,增加面荷载1kN/m2,则板跨中弯矩M=45.9kN•m,支座处剪力V=30.6kN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一细长压杆,已知压杆的长度为1m,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20mm。则该压杆的惯性半径i=(),柔度λ=()。


    正确答案:5mm;140

  • 第9题:

    填空题
    单跨超静定梁在荷载单独作用下引起的杆端弯矩称为()。

    正确答案: 固端弯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分配系数UAB表示A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杆A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B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C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D

    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系杆拱主要受力特点是支柱、主梁刚性连接,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减少了跨中截面正弯矩,支柱不仅提供竖向力还承受弯矩。()

    答案: 否

  • 第13题:

    当杆件AB的A端的转动刚度为3i时,杆件的B端为(  )。

    A、自由端
    B、固定端
    C、铰支端
    D、定向支座

    答案:C
    解析:
    转动刚度是指截面转动一个单位角时所需要的弯矩,不同构件的连接方式,其转动刚度是不一样的。远端铰支时,近端转动刚度为3i。

  • 第14题:

    图示杆件的A端转动刚度(劲度)系数是指:

    A. A端单位角位移引起B端的弯矩
    B. A端单位角位移引起A端的弯矩
    C. B端单位角位移引起A端的弯矩
    D. B端单位角位移引起B端的弯矩


    答案:B
    解析:
    提示:转动刚度系数是近端单位角位移引起的近端弯矩。

  • 第15题:

    假定杆件外侧受拉为正,图示悬臂刚架A端的弯矩值是( )kN·m。

    A.-8
    B.-16
    C.8
    D.16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有一根三跨的钢筋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q=p+g=25kN/m(设计值)如题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纵向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35mm,梁截面b×h=200mm×500mm。

    假定调整L1、L2、L3跨度后B支座左右两端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5,0.55;支座固端弯矩分别为100kN·m、-150kN·m。C支座左右两端分配系数为0.4、0.6;固端弯矩为150kN·m、-120kN·m。试问该梁进行二次弯矩重分配,B、C支座的左端弯矩接近(  )组数据。

    A. MB=113.2kN·m;Mc=129kN·m
    B. MB=126.44kN·m;Mc=146.25kN·m
    C. MB=153.12kN·m;Mc=129kN·m
    D. MB=153.12kN·m;Mc=151kN·m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分配系数UAB表示A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杆A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力矩分配法中的传递弯矩Mji=CMij,其中Mij表示的是()

    • A、固端弯矩
    • B、最后杆端弯矩
    • C、分配弯矩
    • D、结点约束弯矩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是错误的。()

    • A、若有弯矩M,则必有正应力σ
    • B、若有正应力σ,则必有弯矩M
    • C、若有弯矩M,则必有剪应力τ
    • D、若有剪力G,则必有剪应力τ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力矩分配法中的传递弯矩Mji=CMij,其中Mij表示的是()
    A

    固端弯矩

    B

    最后杆端弯矩

    C

    分配弯矩

    D

    结点约束弯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悬臂梁AB在跨间截面C和自由端B受等值反向的一对力偶m作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C段弯矩为零

    B

    CB段为纯弯曲

    C

    整个梁上剪力为零

    D

    弯矩图在C截面发生突变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简支工字形截面梁,下列何种受力(最大弯矩数值均相同)整体稳定性最差()
    A

    两端有相等弯矩作用

    B

    满跨有均布荷载作用

    C

    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

    D

    一端有弯矩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当杆件AB的A端的转动刚度为3i 时,杆件的B端为(    )。
    A

    自由端

    B

    固定端

    C

    铰支端

    D

    定向支座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