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李四使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A 泄密B 欺骗C 中断D 篡夺

题目
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李四使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A 泄密

B 欺骗

C 中断

D 篡夺


相似考题
更多“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李四使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A 泄密B 欺骗C 中断D 篡夺”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三和李四是朋友"与"张三和李四是我的朋友",这两个命题()。

    A、前者是联言命题而后者不是联言命题

    B、都是联言命题

    C、前者不是联言命题而后者是联言命题

    D、都不是联言命题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张三给李四使用公钥加密方法,发送一段消息,则李四可以用公开的密钥,再加上()对消息有效解密。

    A、李四的私钥

    B、张三的私钥

    C、张三的公钥

    E、李四的公钥


    参考答案:A。

  • 第3题: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张三被李四用棍子打伤,医生王五对张三的伤情作了鉴定,公安机关也取得了现场目击人马六的证言。张三与李四均为未成年人。在本案中,属于案件当事人的是( )。

    A.张三和李四的父母

    B.张三和李四

    C.马六

    D.王五


    答案:B

  • 第4题:

    上市公司2009年7月20日公告某项信息,董秘15日透露给张三、张三18日买入获利,张三21目透露给李四,李四均买入获利,以下关于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张三构成,李四不构成
    B.张三不构成,李四构成
    C.张三李四都构成
    D.张三李四都不构成
    E.董秘构成

    答案:A,E
    解析:
    《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
    本题董秘15日透露给张三,在在内幕信息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构成内幕交易;张三在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入获利,构成内幕交易。李四在内幕信息公开后买入,不构成内幕交易。

  • 第5题:

    在某单位招聘会上,张三、李四入围面试,甲、乙、丙三位面试官对于录取的意见:
    甲:如果不录取张三,那么不录取李四
    乙:如果不录取李四,那么录取张三
    丙:如果录取张三,那么不录取李四
    应该选择何种录取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面试官的要求都得到满足?( )

    A、只录取张三
    B、只录取李四
    C、张三、李四都录取
    D、张三、李四都不录取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张三→-李四
    ②-李四→张三
    ③张三→-李四 第二步:根据题干进行推理。
    将条件①进行逆否,得到“李四→张三”。已知条件②,-李四→张三。根据推理规则,如果 A→B,-A→B, 那么 B 一定为真(即无论 A 是否成立,B 一定成立),故张三一定录取。根据条件③,张三→-李四,说明李四 一定不录取。

  • 第6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张三得知李四想卖掉隔壁现住的房子,遂找李四表示有意购买。李四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卖掉这套房子,如果我找到更好的房子,你出钱比王五多,我就卖给你。”
    以下哪项发生了,表示李四说谎了()


    A.张三出钱没有王五多,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B.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尽管张三比王五出钱多,李四还是没有把房子卖给张三

    C.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D.李四找到了更好的房子,并且张三出钱比王五多,最终房子没有卖

    答案:D
    解析:
    考查假言命题的负命题,当一个假言命题为真,它的负命题一定为假,想要说李四说谎了,其实就是找出原命题的负命题。“如果P,那么q”的负命题是“p且非q”。本题中的P是“李四找到更好的房子且张三比王五出钱多”,q是“卖给张三房子”,这个假言命题负命题就是“李四找到更好房子且张三比王五出钱多,但是却没有将房子卖给张三”。故选D。

  • 第7题:

    某市居民张三在本市永久商亭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在开启第三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张三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四、王五及其子张小三的脸部也受了伤。张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永久副食商亭交涉。张三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5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四、王五、其子张小三也各花费了不等,一个月后,张三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赔偿所有损失。在本案 中,张三需要证明哪些事实?


    正确答案: 在本案中,原告张三应举证证明的事实有:
    1.发生爆炸的啤酒是在永久商亭购买的事实;
    2.啤酒瓶发生爆炸,并炸伤张三、李四、王五、张小三的事实;
    3.张三等人治伤花费了医疗费5000余元的事实。

  • 第8题:

    大户股民张三在网吧上网炒股,打算下一个大单,猛力打压某个股票。李四与张三在同一网吧,发现张三的意图后,不断发出网络中的广播包,导致该网吧内网络风暴,张三所下的大单在股市开市期间,未能送达股票交易所,造成巨大损失。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 A、泄密
    • B、欺骗
    • C、中断
    • D、篡夺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张三得知李四想卖掉隔壁现住的房子,遂找李四表示有意购买。李四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卖掉这套房子,如果我找到更好的房子,你出钱比王五多,我就卖给你。”以下哪项发生了,表示李四说谎了?()

    • A、张三出钱没有王五多,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 B、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尽管张三比王五出钱多,李四还是没有把房子卖给张三
    • C、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 D、李四找到了更好的房子,并且张三出钱比王五多,最终房子没有卖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张三和李四合作创作《民族音乐赏》一书,下列主体中属于著作权人的是()

    • A、张三
    • B、李四
    • C、张三健在时,张三的女儿
    • D、李四去世后,李四的儿子

    正确答案:A,B,D

  • 第11题:

    多选题
    张三和李四合作创作《民族音乐赏》一书,下列主体中属于著作权人的是()
    A

    张三

    B

    李四

    C

    张三健在时,张三的女儿

    D

    李四去世后,李四的儿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银行用户张三在ATM机取款后,忘记取走信用卡,其后的用户李四用张三遗忘在ATM机中的信用卡,取款20000元。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A

    泄密

    B

    欺骗

    C

    中断

    D

    篡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A、泄密

    B、欺骗

    C、中断

    D、篡夺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张三(男)和李四(女)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张三。因张三经常出差,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该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

    A.张三

    B.李四

    C.爷爷奶奶

    D.张三和爷爷奶奶


    参考答案:AB

  • 第15题:

    张三在寝室复习法考考试,隔壁寝室的学生李四、王五到张三寝室强烈要求张三打开电视观看世界杯,张三照办。由于质量问题,电视机突然爆炸,张三、李四和王五三人均受重伤。关于三人遭受的损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三可要求电视机的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B.张三可要求李四、王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张三、李四无权要求电视机的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D.张三、李四有权要求王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答案:A
    解析:
    《产品质量法》第 43 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因此,张三、李四、王五均可请求生产者或销售者赔偿。

  • 第16题:

    (2007年真题)张三受甲厂委托为其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灯,双方未约定专利申请权归属。其后,张三找来朋友李四帮助自己收集和整理资料。发明完成后,专利申请权属于(  )。
    A.张三
    B.甲厂
    C.张三和甲厂
    D.张三和李四


    答案:A
    解析:
    解析:根据《专利法》第8条的规定,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故选A项。辅助完成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的,不是发明人。

  • 第17题:

    张三受甲厂委托为其开发一种新型节能灯,双方未约定专利申请权归属。其后,张三找来朋友李四帮助自己收集和整理资料。发明完成后,专利申请权属于

    A.张三
    B.甲厂
    C.张三和甲厂
    D.张三和李四

    答案:A
    解析:
    我国专利法第8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于甲厂和张三未约定专利申请权归属,而李四只是帮助收集和整理材料,因此发明完成后,专利申请权属于张三。

  • 第18题: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某银行用户张三在ATM机取款后,忘记取走信用卡,其后的用户李四用张三遗忘在ATM机中的信用卡,取款20000元。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 A、泄密
    • B、欺骗
    • C、中断
    • D、篡夺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李四使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 A、泄密
    • B、欺骗
    • C、中断
    • D、篡夺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张三扒窃得李四钱包,刚走出5米被李四发现后逃跑,李四紧追50米时,张三将钱包扔还给李四。张三的行为是盗窃罪中止。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4月15日,张三给李四发电报称“有全新家庭影院一套,装备配置为„„18000元出手”。李四于4月18日回电报“若15000元可以考虑”。张三于4月20日回复“接受你的价格,请5月1号来取货”。对此,李四4月22号回复“同意”,张三于次日收到该回复电报。5月1日,李四如期前往张三处取货,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并不是全新的,便拒绝付款。张三表示价钱好商量,可以12000出手,李四遂同意。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行为不属于要约的是()。

    • A、张三4月15日给李四发的电报
    • B、李四4月18日给张三发的电报
    • C、张三4月20号给李四发的电报
    • D、李四4月22号给张三发的电报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旅客张三在乘火车时睡着了,其隔壁的旅客李四使用张三的手机,给张三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发短信“我在出差中钱包被盗,手机马上欠费停机,李四是我朋友,请帮助汇款200元,到工商银行卡号xxxxxx,谢谢”,这在信息安全领域,属于威胁类别为()。
    A

    泄密

    B

    欺骗

    C

    中断

    D

    篡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张三将1000公斤苹果卖给李四,因担心李四不付货款,张三要求李四找保证人。李四便请王五作保证人。王五即与张三达成协议:“张三卖苹果给李四,共计价款2000元。我保证李四有钱,能按期付款。”后李四下落不明,张三收不回苹果款,便找到王五,要他偿还货款,王五拒绝。张三能否要求王五偿还货款?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能。因为保证合同没有成立,王五不是保证人。
    保证的成立,保证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本案中,王五并没有明确表示担保李四的债务,只是保证李四的信用,即向张三说李四有钱,并未表明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没有成立,因而保证责任也就没有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