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吸收分析时,用基态原子总数代表吸收辐射的总原子数,其原因是原子化温度一般小于3000K,此时蒸气中激发态原子总数远远小于基态原子总数。
第1题:
第2题: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蒸气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与()
第3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选择性好是因为()
第4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所吸收
第5题: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吸光物质是()。
第6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光,通过样品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所吸收。
第7题:
AAS选择性好,是因为()。
第8题:
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了实现其对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下列前提不正确的是()。
第9题:
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
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
第10题:
入射光强度I0有线性关系
基态原子数N0成正比
激发态原子数Nj成正比
被测物质的Nj/N0成正比
第11题:
原子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分子
第12题:
原子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分子
第13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是基于()对光的吸收。
第14题:
在高温下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相比()
第15题:
在原子蒸气中,()原子数最多。
第16题:
AAS选择性好,是因为()。
第17题:
根据玻耳兹曼分布定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原子化过程时,所有激发能级上的原子数之和相对于基态原子总数来说很少。
第18题: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蒸汽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与()。
第19题: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使各种形式的试样解离出在原子吸收中起作用的(),并使其进入光源的辐射光程。
第20题:
原子化效率高
检测器灵敏度高
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所吸收
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影响
第21题: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第22题:
原子化效率高
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所吸收
检测器灵敏度高
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影响
第23题:
几乎相等
激发态原子数远多于基态原子数
基态原子数远多于激发态原子数
无规律
第24题:
基态分子
基态原子
基态离子
激发态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