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按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加热浓缩,再冷却结晶,最先析出的晶体是
A.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混合晶体
B.硫酸亚铁铵
C.硫酸亚铁
D.硫酸铵
第1题: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方法是( )。
A.过滤
B.蒸馏
C.加热蒸干结晶
D.加热浓缩后再冷却结晶
第2题: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方法是()。
第3题: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精制固体物质,使溶液中的溶质呈晶体状态而析出的操作称为()
第4题:
低共熔点指水溶液冷却过程中,()和()同时析出结晶混合物时的温度。
第5题:
以1L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第6题:
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第7题:
蒸发操作的目的是将溶液进行()。
第8题:
蒸发可以将溶有固体溶质的稀溶液浓缩,以达到符合工艺规定的浓度或析出固体产品。
第9题: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方法是()。
第10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过滤
蒸馏
加热蒸干结晶
加热浓缩后再冷却结晶
第13题:
第14题:
采用降温或浓缩的方法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析出溶质,此操作称为()。
第15题:
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摩尔分数是某一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全部()的物质的量之比。
第17题: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正确: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第18题:
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第19题:
结晶指的是溶于液体中的固体溶液从溶质中析出晶体的操作。
第20题:
如果使溶质A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则不能采取的方法为()。
第21题:
1L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数量就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22题:
将等体积的0.80mol·L-1HCl、0.50mol·L-1KOH和0.60mol·L-1KOH溶液相混合,在得到的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第23题:
第24题: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