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_ 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学校学生、教师和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

    学生(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职工号,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如果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只能讲授一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教师讲授。由于学生和课程之间是一个(16)的联系,所以(17)。又由于教师和课程之间是一个(18)的联系,所以(19)。

    A.1对1

    B.1对多

    C.多对1

    D.多对多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关系模式和E-R图的概念和性质。试题(16)的正确答案为D,试题(17),的正确答案为D。因为根据题意,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学生选修,所以学生和课程之间是一个多对多的联系,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和学号。试题(18)的正确答案为C。试题(19)的正确答案为B。因为根据题意,一个教师只能讲授一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教师讲授,所以教师和课程之间是一个多对1的联系,故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课程号插入教师关系模式。

  • 第2题:

    某高校数据库中,学生S、教师T和课程C的关系模式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T(教师号,姓名,性别,部门,工资):C(课程号,课程名)。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那么,学生“选课”和教师“讲授”课程的联系类型分别为 (60) ;“选课”联系 (61) 。

    A.1:1,1:n

    B.1:n,1:n

    C.n:1. ,n :m

    D.n:m.n:m


    正确答案:D
    试题(60)的正确选项为D。根据题意“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故学生“选课”的联系类型为n:m:又因为根据题意“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故教师“讲授”课程的联系类型为n:m.

  • 第3题:

    某学生要在4门不同的课程中选修2门课程,这4门课程中的2门个开设一个班,另外2门各开设2个班,该学生不同的选课方式共有( )

    A.6种
    B.8种
    C.10种
    D.13种
    E.15种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某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课程关系模式和主键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关系S的主键为学号;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关系C的主键为课程号。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由于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联系类型为(请作答此空)所以对该联系( )。

    A.n:m
    B.1:n
    C.n:1
    D.1:1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关系模式的基础知识。由题意可知:“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显然他们的对应关系为多对多,故正确答案为:A;

  • 第5题:

    教学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A

    B



  • 第6题:

    有一关系:教学(教工号、课程号、开课时间),假定每个老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只能由一个老师来讲授,那么该关系的主键设置为()比较合适。

    • A、课程号
    • B、教工号
    • C、(课程号,开课时间)
    • D、(课程号,教工号)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课程目标、()、()和()


    正确答案:内容;评价;课程组织

  • 第8题:

    教学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填空题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课程目标、()、()和()

    正确答案: 内容,评价,课程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教学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某教学管理系统,其查询模块需要提供如下功能:Ⅰ.查询系信息,列出各系编号、系名和系办公电话;Ⅱ.查询某系教师的信息,列出教师号、教师名、工资和聘用日期;Ⅲ.查询某教师讲授的课程信息,列出课程号、课程名和学分;Ⅳ.查询讲授某门课程的教师信息,列出教师名和职称;V.查询某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信息,列出先修课程号和先修课程名。系统有如下业务规则:Ⅰ.一个系可聘用多名教师,一名教师只能受聘于一个系;Ⅱ.一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讲授;Ⅲ.一门课程可以有多门先修课程,也可以没有先修课程。(1)请根据以上查询功能与业务规则,用ER图描述该系统的概念模型。(5分)(2)将ER图转换为满足3NF的关系模式,并说明每个关系模式的主码和外码。(5分)


    正确答案:

    (1)E-R图也称实体一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为了简化E-R图的处置,现实世界的事物能作为属性对待的则尽量作为属性对待。实体与属性的划分给出如下两条规则:①作为“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属性”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能包含其它属性。②“属性”不能与其它实体有联系,即E-R图中所表示的联系是实体之问的联系。本题中一个系可以聘用多名教师,一名教师只能受聘于一个系,所以系实体与教师实体有联系;一名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讲授,所以教师实体与课程实体有联系,一门课程可以有多门先修课程,所以课程间也有联系。
    【参考答案】


    (2)要想使转换生成的关系模式满足3NF,则必须满足关系模式中每一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也不传递依赖于码。
    【参考答案】
    系(系编号,系名,系办公电话),无外码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工资,聘用日期,职称,系编号),外码:系编号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师号),外码:教师号
    先修(先修课程号,先修课程名,课程号),外码:课程号

  • 第14题:

    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答案:
    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形成性评价是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 第15题:

    课程内容即教材内容。


    答案:
    解析: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全部内容。 (2)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因此,课程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是教材内容的编制依据,教材内容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反映。

  • 第16题:

    某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课程关系模式和主键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关系S的主键为学号;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关系C的主键为课程号。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由于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联系类型为( )所以对该联系(请作答此空)。

    A.不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B.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课程号,成绩)
    C.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号,成绩)
    D.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号,课程号,成绩)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关系模式的基础知识。对于多对多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时,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联系的属性由两端实体的码和联系的属性组成,对于本题要求:“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联系本身需要记录成绩,所以SC关系需要由学号,课程号,成绩三个属性组成,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7题: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是研究初中英语()的一门学科。

    A教材内容

    B课程设置

    C教学理论

    D教学规律


    D

  • 第18题:

    16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大教学论》中,它列出了20门学科的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就是指学员通过学习某门课程后应达到的水平(目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是研究初中英语()的一门学科。
    A

    教材内容

    B

    课程设置

    C

    教学理论

    D

    教学规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16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大教学论》中,它列出了20门学科的理论体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有一关系:教学(教工号、课程号、开课时间),假定每个老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只能由一个老师来讲授,那么该关系的主键设置为()比较合适。
    A

    课程号

    B

    教工号

    C

    (课程号,开课时间)

    D

    (课程号,教工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