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试述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①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②早期教育。
第3题:
第4题:
简述教育与心理发展有什么关系?
教育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辩证关系。
首先,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其次,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略
第5题:
()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第6题:
试述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第7题:
试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第8题:
试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教育中如何处理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讲,学生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身体(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心理发展离不开身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对身体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在这两个方面的联系中,前一方面是基本的。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既有密切联系的一面,又有相互区别的一面。由于二者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以二者在人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分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学生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主要就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大力改进德育,智育,特别是知识教育,使其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改进知识教育,就应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考试,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广泛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使学生体脑活动相间,劳逸活动结合。
其次,要大力加强和改进体育。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智,德,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略
第17题:
试述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第18题:
简述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第19题:
联系教学实际,试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20题: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侧重,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把个体放在人际关系中研究,关注他们心理上同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在帮助个体社会化的同时,特别注重个体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的平衡与潜能的发挥。()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