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的指导。(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尝试的新观点,一定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对薪课程下出现的新情况提出新的观点。例如,语文课上的课文朗诵方法,对哪种方法更有效要有新的认识。
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有助于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它变成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从而推进教学。例如,根据直接指导教学原理,对教学的步骤进行程序化的安排。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昀行为。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使教师更好的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够采取合理的办法进行干预,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教师的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遵守情况。(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学生的情况是于差万别的,一旦学生出现了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困难的原因。从而促进其学业获得进步。例如,一名学生如果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从各种测验结果中找到困难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促进提高。
②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教育学提供的知识理论指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公式。因此,教师在利用这些原理进行教学时还要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自己的特定问题。应该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相机行事.不断反思,随时作出相应的变动。
第2题:
A.教育心理学
B.工业心理学
C.医学心理学
D.咨询心理学
第3题:
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心理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通过学习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能够大大地增强其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第4题:
第5题:
论述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6题: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第7题:
论述自我认知的形成途径及在实际中应用。
第8题: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
第9题: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教育心理学是一般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
第14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为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l)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2)研究方法土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15题:
第16题:
试论述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第17题:
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18题:
论述自我认知的形成途径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19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第20题:
结合教育实际,举例论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第21题:
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领导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