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把对方看得处处可爱,这是()在人们认知中的一种反映。
第2题:
人对失败的归因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3题:
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第4题:
()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
第5题:
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第6题:
在人际认知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是()
第7题:
莉莉本与娜娜相处很好,但最近莉莉“得罪”了娜娜,因此娜娜对莉莉十分不满,从而导致莉莉、娜娜之间产生交往障碍。这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产生的认知障碍。
第8题: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投射效应
正性偏差
定势效应
刻板效应
第12题:
正性偏差
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
定势效应
第13题:
在人际知觉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因时间距离最近而对人有着强烈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中称为“近因效应”。
第14题:
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人或某一类人进行简单概括归类,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或看法。这属于人际认知中的()。
第15题:
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起着重要作用。
第16题:
在人际认知中,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
第17题:
在人际交往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
第18题:
由于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不断有新信息提供,而原来的印象已渐渐淡忘,导致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
第19题:
近因误差指的是时间上离知觉最近的信息,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认知和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20题:
正性偏差
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
定势效应
第21题:
近因误差
逻辑误差
首因误差
对比效应
第22题:
特质印象
印象形成
光环效应
近因效应
第23题: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