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明确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是( )。
A.《学记》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第2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是在( )中提出的。A.《礼记?中庸》B.《学记》C.《朱子全书?论学》D.《论语》
第3题:
A、《中庸》
B、《大学》
C、《学记》
D、《管子》
第4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审问”,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慎思”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明辩”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笃行”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略
第5题:
《礼记》中说:“博学之,()。”
第6题:
古人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针对道德修养而言,最重要的环节是()
第7题:
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8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是在()中提出的。
第9题: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第12题:
第13题: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孔子。( )
第14题:
A、荀子
B、朱熹
C、《论语》
D、《中庸》
第15题:
第16题:
《中庸》中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17题:
《中庸》提出的学习的过程为()
第18题:
“四书”中的《中庸》,指出学习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分别是()
第19题:
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 )的学习过程理论。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明辨之
第22题:
《学记》
《论语》
《大学》
《中庸》
第23题:
《礼记·中庸》
《学记》
《朱子全书·论学》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