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评价
第2题:
第3题:
针对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目标中不包括()
A改变个体的遗传基因
B消除客观刺激
C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D降低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
第4题:
()由控制和弹性两个维度构成。控制指的是个体认知、情绪冲动、动机和行为表达的阙限,弹性指的是个体能动的调节控制水平,或者是达成长期目标的能力。
第5题: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调控是()。
第6题:
个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
第7题: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即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第8题:
下列关于认知的论述错误的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慎独自律
谨慎不苟
自我控制
认识自我
第11题:
第12题:
兴趣
星座
性格
能力
价值观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各项有关元认知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B.元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C元认知知识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是在完成任务之后的一种认识
D元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第16题:
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第17题:
认识自己,指的是认识自己的()
第18题:
()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
第19题: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
第20题: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和()。
第21题:
认知
元认知
技能
操作
第22题:
改变个体的遗传基因
消除客观刺激
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降低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
第23题: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
认知又称认识
认知是智力活动的过程
认知活动的水平不能反映认知能力的高低强弱
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