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____。
第2题:
A、学生中心课程
B、社会中心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科目本位课程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培养方案中的种门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要注意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科之间的衔接和学生发展水平进行编排,这属于培养方案的()问题。
第6题:
以下哪个不是课程计划的基本部分()
第7题:
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第8题:
培养目标
教学科目
学科开设顺序
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第9题:
开设哪些科目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10题:
学科目的设置
学科开设的顺序
各门学科的教学课时数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第11题:
课程设置
课程顺序
课时分配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第12题:
教学科目
学科开设的顺序
规划某门学科的内容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
第13题:
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 开设哪些科目
B.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14题:
A.正式课程
B.非正式课程
C.官方课程
D.无形课程
E.公开课程
答案:ACE
解析: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各门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是指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特征,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但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第15题:
第16题:
依据教学计划具体内容设置的各门科目,叫()。
第17题:
课程设置就是具体设置的各门科目。
第18题: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
第19题: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第20题:
开设哪些学科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21题:
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第22题:
学生中心课程
社会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
第23题:
开设哪些科目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