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出于()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第3题: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4题: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
第5题:
最早把“教育”连起来用的是()。《孟子·尽心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6题:
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7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8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金榜题名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天下奇文而玩赏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12题: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13题:
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
A、天伦之乐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南面而乐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14题:
第15题:
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句中,首次出现“教育”一词,这句话出自()
第16题:
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第17题:
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这“三乐”指的是()。
第18题:
《尚书》
《大学》
《孟子·尽心上》
《论语》
第19题:
第20题:
孔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第21题:
孔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第22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里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23题:
《论语》
《苟子》
《孟子》
《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