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要点】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儿童的智慧(智力)是一种认知结构,儿童的思维、认识、智力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认知结构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认知结构包括四个要素: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四个要素达到平衡,儿童的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更多“简述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


    参考答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l)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
      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
      久性”的认识。 (2)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
      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
      算上。 (4)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第一,皮亚杰有意独立于学校教学来考察儿童的认知发展。如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是
      要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那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理
      论和实践的一般基础。即使对于“加速学生认知发展”的学校教学计划而言,皮亚杰理论仍不
      失为一个很好的参照。
      第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虽然使用了一组带有生物学色彩的术语,却可以
      成为学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启发性思想体系。因此从皮亚杰理论出发,教师可以得到很多
      更具体的理论体系的帮助,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某些理论(比如建构主义)的实质含义。
      第三,即使就具体学科而言,比如小学的算术或数学教学,皮亚杰理论也有重要的根本性
      启发作用。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在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的种种活动都同数学(算术、代数、几
      何)观念的形成有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中是最值得钻研皮亚杰理论的。

  • 第2题:

    皮亚杰有关认知结构的理论中,认知发展的过程包括正迁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 第3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52.(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其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三)影响发展的因素:4个:(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 第4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一个连续的发展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一,认知发展的机制
    (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3)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4)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第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具守恒性。运算: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特征: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等。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特征: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 第5题:

    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体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 第6题:

    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第7题: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内容


    正确答案: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是理解学科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提倡发现学习。

  • 第8题:

    简述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正确答案: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又称游戏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许多游戏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这种儿童期所特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游戏理论把游戏看做是一种孤立的机能或活动。

  • 第9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婴幼儿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①主体与客体的分化;②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和上一阶段相比,思维具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思维缺乏"可逆性";③思维具有集中化,不能理解守恒原理;④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⑤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 第10题:

    问答题
    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不同观点。

    正确答案: 1.认知结构不同。皮:认知结构是变化的;现:认知结构不变。
    2.对阶段的理解不同。皮:4个阶段;现:关注知识如何表征、转换。
    3.发展条件不同。皮:同化、顺应、平衡;现:教育、训练。
    4.研究方法不同。皮:临床访谈对偶故事法;现:任务分析。
    5.发展动力不同。皮:内在动力好奇心;现:自我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 第12题:

    填空题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可以说是关于认知结构的()理论。

    正确答案: 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可以说是关于认知结构的_理论。


    参考答案:发展

  • 第14题:

    以下概念中哪些是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

    A认知结构

    B组织和适应

    C图式

    D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ABC

  • 第15题: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正确答案: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发展结构,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图式即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人们的认识结构就是由复杂的图式系统构成的。
    同化指主体将外界刺激有效的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即以已有的图式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
    顺应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改变原有的图式或新建一个图式以容纳新刺激的过程。
    平衡则是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平衡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个体的认知活动正是通过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不断向前发展。

  • 第16题:

    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答案:
    解析:
    (1)布鲁纳和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2)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3)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以上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容易产生迁移。

  • 第17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性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其图式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动作到目的性的活动。(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示外在事物,不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能思维但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性。(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1岁)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与守恒的道理。(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1—16岁)开始学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按假设验证的科学法则思考解决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第18题:

    皮亚杰有关认知结构的理论中,认知发展的过程包括()

    • A、同化
    • B、顺化
    • C、平衡
    • D、正迁移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简述皮亚杰理论的思想基础。


    正确答案: 在哲学上,皮亚杰受康德影响较深。他的“图式”概念渊源于康德的“先验图式”。
    在自然科学上,皮亚杰早年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如达尔文的“适应”概念,成为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将达尔文的被动的适应发展为主动的调整与同化。
    在心里学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家中霍尔的复演说、瓦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谈话诊断发等都对皮亚杰有所影响。
    在教育学上,皮亚杰深受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内发论、儿童中心论、活动教学等观点对他影响很大。

  • 第20题:

    请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一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不可逆。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 第21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婴幼儿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其思维与动作紧密联系。(2)前运算阶段(2-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这一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一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不可逆。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婴幼儿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①主体与客体的分化;②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和上一阶段相比,思维具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思维缺乏"可逆性";③思维具有集中化,不能理解守恒原理;④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⑤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