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第6题:
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是()。
第7题:
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第8题: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方法”
这—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和依据基础
第9题:
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第10题:
先进的社会制度
理论与实践结合
脑体结合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11题:
先进的社会制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脑体结合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12题:
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人生观指的是()。
第17题:
有一种观点在看待物质和人的道德发展问题上,更加强调和重视物质需要满足对文明发展的根本意义。认为人和社会道德的好坏,根本不在教育,而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和改善。此种观点属于哪种德育地位观?()
第18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第19题: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的认识。
第20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生产劳动
社会实践
教育
第21题:
智慧决定论德育地位观
物质决定论的德育地位观
法律决定论德育地位观
自然无为论德育地位观
第22题:
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第23题:
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