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家庭教育内容的“倒置”现象指的是()。
第4题:
各种德育队伍、因素形成合力的要求是指()。
第5题: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第6题: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通过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第7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做到()。 ①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 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④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以课本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第8题:
家庭教育重视品德与非智力技能
家庭教育重视环境
家庭教育侧重特长培养
家庭教育侧重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技能,而忽视品德和非智力技能
第9题:
学生的品行发展与学业发展同步互动
德育工作队伍与教师整体队伍形成合力
学校德育部门与学校其他工作部门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第10题: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正面启发引导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11题:
家庭教育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
社会环境
第12题: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面启发,积极引导原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作用的(),从而增强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第16题:
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定向的作用的是()
第17题:
贯彻教育性原则必须做到()
第18题:
学校德育评价中的难点是()。
第19题:
“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现阶段要突出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做到()。
第20题:
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
学校教育很难顾及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无所谓
第21题: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第22题:
德育实践评价
德育工作评价
学生品德评价
教师品德评价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