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掌握幼儿游戏水平
B、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效地提出指导策略
C、可以发现游戏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以便及时终止游戏
D、可以获取幼儿游戏的真实资料,并为预设新的游戏
内容提供重要依据
第2题:
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或扮演同一角色,但不与幼儿交往,这是采取()
第3题:
关于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题:
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平行游戏六种类型。()
第5题:
()是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幼儿游戏与其他工具性行为(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行为)最显著的区别。
第6题: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第7题:
角色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实际
表演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来源于故事或文学作品
角色游戏不属于幼儿自己的“创造的”游戏
表演游戏要求幼儿必须在“故事框架”中游戏
角色游戏相对表演游戏而言,具有更高的规则性和结构性
第8题:
玩具的种类适当多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少些
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中,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
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来指导幼儿选择自己的角色
角色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讲评,以情感激发为主,尽量保持幼儿游戏兴趣。
第9题:
战争类游戏
经营类游戏
养成类游戏
摸拟类游戏
第10题:
随意性
为游戏而游戏
目的明确
游戏时间长
第11题:
联合游戏
规则游戏
旁观游戏
单独的游戏
第12题:
联合游戏
规则游戏
旁观游戏
独立游戏
第13题:
下列不属于策略类游戏的是()。
第14题: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所用玩具和物品的总称。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如果离开了游戏材料,幼儿的游戏就难以进行。影响幼儿的游戏动机、游戏构思以及幼儿的联想和行动的材料因素有()
第15题:
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木偶表演、()。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表演游戏的()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第1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第17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幼儿游戏的特点()
第18题: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有目的活动
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第19题:
玩具的种类适当多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少些
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来指导幼儿选择自己的角色
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中,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
角色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讲评,以情感激发为主,尽量保持幼儿游戏兴趣,充分发挥游戏的娱乐功能
第20题:
联合游戏
规则性游戏
旁观游戏
独立游戏
第21题:
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
帮助幼儿构建规则意识
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
教给幼儿游戏的策略
第22题:
随意性
为游戏而游戏
目的明确
游戏时间长
第23题:
平衡游戏策略
合作游戏策略
领导游戏策略
指导游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