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C、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D、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2题:
(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方法
第3题:
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具体包括()。
A教育内容
B教育手段
C教育对象
D教育环境
第4题: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第5题:
教育方针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第6题: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第7题:
教育观具体包括: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和()等。
第8题:
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
第9题:
第10题:
教育目的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具体到每个家庭中还要受到多重家庭因素的影响
教育目的最终的实现要落实在每个儿童身上,而家庭中每个子女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不尽相同,这是确定具体教育目的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要考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第11题:
教育目的
教育媒介
教育理论
教书方法
第12题:
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内容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原则
第13题:
A、工具、桥梁、手段和媒介
B、途径、载体、手段和媒介
C、途径、桥梁、手段和方式
D、工具、载体、手段和方式
第14题:
大众传播是营养教育者常利用媒介与工具,其中大众媒介选择的原则包括( )。
第15题: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第16题: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第17题:
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手段和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是指()。
第18题: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第19题: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第20题:
教学经验
培训经验
教育方法
课改方法
第21题: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教育对象
教育环境
第22题:
教育目的
教育媒介
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
第23题:
网络德育方法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