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一项是()A、初次做治疗,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基本的操作方法B、患者感觉疲劳时,应停止治疗C、将口含嘴放入口中,调节氧气流量D、治疗毕,先取雾化器,再关氧气开关

题目
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A、初次做治疗,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基本的操作方法

B、患者感觉疲劳时,应停止治疗

C、将口含嘴放入口中,调节氧气流量

D、治疗毕,先取雾化器,再关氧气开关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更多“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72岁,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A.初次做治疗,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基本的操作方法

    B.患者感觉疲劳时,应停止治疗

    C.输气管放人口中,要紧闭口唇

    D.将氧流量调至6~8L/min


    乙酰半胱氨酸

  • 第2题:

    患者李某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氧气雾化吸入,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稀释药液,给予氧气雾化

    B.氧气流量为6-8L/min

    C.雾化吸入器进气口接氧气,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D.嘱患者呼气时,移开出气口


    雾化吸入器进气口接氧气,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 第3题:

    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人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一项是

    A.初次做治疗,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基本的操作方法

    B.病人感觉疲劳时,应停止治疗

    C.吸嘴放入口中,要紧闭口唇

    D.将氧流量调至6~8L/min

    E.治疗毕,先取出雾化器,再关氧气开关

    F.治疗毕,先关氧气开关,再取出雾化器


    50℃

  • 第4题:

    10、患者,李某,66岁,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为帮助患者祛痰,给予氧气雾化吸入,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稀释药液,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B.氧气流量为6-8L/min

    C.雾化吸入器进气口接氧气,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

    D.嘱患者呼气时,移开出气口


    E

  • 第5题:

    王爷爷,7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2年。3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但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医嘱:生理盐水10mL+沐舒坦15mg做雾化吸入治疗。 请问:雾化吸入治疗时如何指导患者有效吸入药物?


    答:(1)光敏反应。(2)洛美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的产生与日光中 UVA 过度照射有关。在日光照射下,氟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光子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高能量的激发态,即药物分子的单线状态。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单线状态的药物分子易释放能量至周围分子中,形成能量稍低的三联状态药物分子,后者再与氧发生反应,产生活性氧,使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破坏细胞膜,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同时,活性氧能够激活皮肤细胞中的蛋白激酶 C 和酪氨酸激酶,损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 DNA 中的鸟嘌呤而导致细胞损伤、坏死,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3)治疗原则:①早期诊断,密切观察患者,注意药物对皮肤毒性的早期症状,是否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现象;②一旦发生过敏,停用致敏药物,采用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多饮水以加速药物排出;③采用抗过敏治疗,应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 C、钙制剂及中等剂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④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⑤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强支持疗法;⑥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