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抗肠道痉挛药
B.止泻药
C.解热镇痛药
D.安定药
第1题:
直到1984年,只有阿斯匹林和退热净占据利润丰厚的非处方止痛药市场。然而在 1984年,布洛芬预计占非处方止痛药销售份额的15%。在这个基础上,商业专家预测在 1984年,阿斯匹林和退热净的总销售量相应下降了15%。上述预测依据下面哪个假设?
A.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使用布洛芬而不是阿斯匹林或退热净。
B.阿斯匹林、退热净和布洛芬都能减轻头痛和肌肉疼痛,但阿斯匹林和布洛芬会引起胃肠不适。
C.布洛芬的加入并没有增加非处方止痛药的市场的总销售量。
D.生产和出售阿斯匹林和退热净的公司不生产出售布洛芬。
第2题:
简述阿斯匹林引起胃道反应的机理与防治。
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可致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血浓度高时刺激CTZ致恶心、呕吐。较大量抑制在胃粘膜PG的合成,致胃溃疡与胃出血。防治:将药片嚼啐,饭后服,同服抗酸药或用阿斯匹林肠溶片;胃溃疡者禁用。
略
第3题:
阿斯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HPLC法之外,USP(23)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采用()
A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BGC法
CIR法
DTLC法
E以上均不对
第4题:
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阿斯匹林
B.糖皮质激素
C.丙种球蛋白
D.糖皮质激素+阿斯匹林
E.丙种球蛋白+阿斯匹林
第5题:
试述阿斯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上腹不适,恶心,严重可致胃溃疡或胃出血。
(2)凝血障碍,可使出血时间延长。
(3)变态反应,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4)水杨酸反应,每天5g以上,可致恶心、眩晕、耳鸣等。
(5)肝肾损害,表现肝细胞环死、转氨酶升高、旦白尿等。
略
第6题:
叙述小剂量阿斯匹林抗血栓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