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阿斯匹林哮喘(名词解释)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阿斯匹林引起胃道反应的机理与防治。
    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可致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血浓度高时刺激CTZ致恶心、呕吐。较大量抑制在胃粘膜PG的合成,致胃溃疡与胃出血。防治:将药片嚼啐,饭后服,同服抗酸药或用阿斯匹林肠溶片;胃溃疡者禁用。

  • 第2题:

    与阿斯匹林比较,乙酰氨基酚在作用与应用方面有何特点?
    (1)对外周PG合成酶的抑制作用远比阿司匹林弱;
    (2)解热镇痛强度似阿司匹林,但作用缓和持久;
    (3)抗炎作用很弱,不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4)过量急性中毒可致肝肾坏死。

  • 第3题:

    叙述小剂量阿斯匹林抗血栓作用的机制。


    减少TXA2的生成,产生抗血栓作用

  • 第4题:

    试述阿斯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上腹不适,恶心,严重可致胃溃疡或胃出血。
    (2)凝血障碍,可使出血时间延长。
    (3)变态反应,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4)水杨酸反应,每天5g以上,可致恶心、眩晕、耳鸣等。
    (5)肝肾损害,表现肝细胞环死、转氨酶升高、旦白尿等。

  • 第5题:

    阿斯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HPLC法之外,USP(23)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采用()

    A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BGC法

    CIR法

    DTLC法

    E以上均不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