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题共用备选答案
A.前伸颌位
B.息止颌位
C.正中颌位
D.正中关系位
E.牙尖交错位
无牙颌患者确定颌位关系时,采用吞咽咬合法可使下颌处于 查看材料
第2题:
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咬合时,上下前牙呈水平开 ,上下后牙呈尖对尖状态,上下中线未对齐,面下1/3增高。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大量磨改后牙牙尖
B、嘱患者练习下颌前伸对齐上下牙
C、更换上前牙,向腭侧排列,纠正水平开
D、更换下前牙,向唇侧排列,纠正水平开
E、重做义齿
最常见的原因是A、确定颌位关系时后牙咬合力量大于前牙
B、确定颌位关系时前牙咬合力量大于后牙
C、确定颌位关系时下颌做了前伸动作
D、确定颌位关系时下颌处于后退位
E、装盒、填胶时人工牙移位
第3题: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指
A.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B.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C.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第4题:
以下关于颌位记录错误的说法是
A.用胎托确定和记录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
B.颁位关系汜录包括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
C.所确定的颌位是正中胎位
D.恢复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的上下颌关系
E.便于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重建病人的正中殆关系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确定,主要应用()
第10题:
患者双侧下后牙缺失,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式义齿此患者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是().
第11题:
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第12题:
面部外形观察法
息止颌位法
面部三等分法
拔牙前记录法
吞咽咬合法
第13题:
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确定,主要应用()
A.面部外形观察法
B.息止颌位法
C.面部三等分法
D.拔牙前记录法
E.吞咽咬合法
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确定,主要应用息止颌位法。
第14题:
此患者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是
A.利用余留牙确定
B.用蜡合记录
C.用蜡堤确定正中位
D.用蜡堤确定正中位,并重新确定垂直距离
E.以上都不是
第15题:
以下关于颌位记录错误的说法是
A.用牙合托确定和记录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
B.颌位关系记录包括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
C.所确定的颌位上下颌关系是息止关系
D.恢复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的上下颌关系
E.便于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重建患者的正中关系
第16题:
确定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是指
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
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
C.恢复面部生理形态
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
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确定无牙颌患者正中关系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第22题:
定位平面记录
下颌后退记录
面下1/3高度记录
垂直距离和颌下前伸颌记录
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记录
第23题:
卷舌后舔法
息止颌位法
肌肉疲劳法
吞咽咬合法
哥特弓描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