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一位大学教授退休了,在一个小山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批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教授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教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每天早上在他住所外吵闹有奖励,谁的声音越大,磚碍到的报酬就越多。果然,一连几天,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就这样,孩子们已经习惯于吵吵闹闹也能获取奖励的时候,教授却开始逐渐减少所给予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教授一分钱也不给了。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他们想“不给钱谁还叫给你听”,再不到教授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教授终于得到了清静。 针对以上材料,分析教授通过减少奖励彻底消除儿童吵闹的行为;结合观察学习理论,分析该案例运用的相关原理。
第3题:
多数植物的花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着生在花柄顶端的花托上。
第4题:
两性花是指()。
第5题:
相关后果法即是对幼儿施加其行为的强加后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并澄清了限制,它通过行为的效果来传达哪些言行不能容忍。同时,相关后果能帮助幼儿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不可取,为他们提供改变这种行为的个人动机。相关后果不是仅仅强迫幼儿按照成人认为最好的那样去做,而是帮助幼儿反思()的后果。相关后果法用()作为教授可取行为的基础。
第6题:
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是()雄蕊;蔷薇亚科植物的雌蕊是()雌蕊。
第7题:
教师把孩子们带到郊外,启发他们采集各种小石块,然后回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向同伴介绍自己采集的石头,互相交流,并进行各种分类、制作活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学习了分类方法,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对儿童实施的()。
第8题:
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表现方法,看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艺术特点。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直观形象法
实践法
行动操练法
情感体验法
第12题:
第13题:
植物的花有产生种子()新生命的作用。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花的雄蕊产生(),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雄蕊分()和()。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部分。柱头上有黏液容易沾上()。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第14题:
单性花是指()。
第15题:
不同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只有(),没有()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花,有雄蕊和雌蕊的称()花。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能结果得花都有雌蕊。南瓜花是()花
第16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来培养新品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等。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有关被子植物花的叙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第18题:
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第19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们有模仿所喜爱的一切的这种喜好,因此认为()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
第20题:
科学教育
社会教育
艺术教育
数学教育
第21题:
茎和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托是茎的变态
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是特化的叶
第22题:
直观教学法
实践法
行动操练法
情感体验法
第23题:
边学语法边说话
先学语法再学说话
先学说话再学语法
只学语法不学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