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菌计数,下列描述哪几项正确( )
A.活菌培养计数一般使用倾注法,有特殊规定者,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B.选择适宜稀释度试管吸取其中混合均匀的悬液0.5mL加于无菌平皿内,每一稀释度接种2个平皿,一般需接种2~3个不同稀释度
C.计数菌落时,每平板菌落数细菌在15~300cfu、黑曲霉素在15~100cfu的稀释度为准记录结果。对菌量极少的样本,即使平板菌落数未达15cfu时,亦可用其计算最终结果
D.活菌计数因技术操作而引起的菌落数误差率(平板间、稀释度间)不宜超过15%
第1题:
A、将样品稀释液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时后,注意振摇试管,混合均匀
B、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样品稀释度
C、样品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注入冷却至60℃营养琼脂15mL
D、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7℃温箱内培养24~48h
E、到达规定培养时间时,如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常温放置不得超过48h
第2题:
细菌菌落计数时,如果两稀释度菌落数都大于300,以低倍计数;如两稀释度菌落数都小于30,则以高倍计数。
第3题:
活菌计数中因技术操作误差引起的菌落数误差率(平板间、稀释度间)不宜超过()。
第4题:
若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的计数范围内,第一稀释度(1:100)的菌落数为282和288,第二个稀释度的菌落数为73和85,则样品中菌落数是3.31×104。
第5题:
若只有一个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在计数范围内,将该(),为报告菌数。
第6题:
混菌法平板计数,在10-2稀释度的平板中平均有32个细菌菌落,每毫升原始牛奶中有个()细菌。
第7题:
30~300
300~600
600~900
50~100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1%
2%
5%
10%
15%
第10题:
第11题:
30~300
300~600
600~900
10~100
第12题:
第13题:
细菌总数菌落计数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如果其中一个平皿有大片状的菌落生长,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
第14题:
稀释平板测数时,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第15题: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选择2~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无菌平皿,每皿加5毫升样品匀液,同时用两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第16题:
霉菌及酵母菌测定时,其计数标准为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菌落总数的()乘以稀释倍数。
第17题:
能代表患者血清杀菌力的是()
第18题:
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进行计算,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应按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大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
第19题:
将稀释液加至灭菌平皿内时,都应当固定地选择稀释10-1、10-2、10-3三个稀释度接种
加稀释液到平板中时,从皿侧加入,不要揭去皿盖
于琼脂凝固后,在数分钟内即应将平皿翻转予以培养
倾注平皿时,每皿内倾入约15ml
琼脂底部带有沉淀的部分对培养结果没有影响,也可以使用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以无片状菌落的平皿作为菌落数
以两平皿菌落数的平均作为菌落数
以片状菌落平皿的另一半计数后乘2代表全皿菌落数参加统计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