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下列哪一类建筑是属于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的乙类建筑()
第3题:
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哪些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第5题:
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中建筑工程应分为哪几个抗震设防类别()。
第6题: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称为()。
第7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
第8题: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第9题: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准
产权人有权利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材料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对已建成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第10题: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准
产权人有权利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材料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对已建成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的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第11题:
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设计
抗震设防规范
第12题:
电信建筑设防分类标准
电信设备安装的抗震要求
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
电信设备抗震监理标准
电信设备安装设计标准
第13题:
第14题: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第15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第16题: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第17题:
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区的建筑,若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中有关条文的要求应为乙类,那么该建筑需要进行抗震设计吗?
第18题:
特殊设防类
重点设防类
标准设防类
不设防类
第19题:
第20题:
甲类
乙类
丙类
丁类
第21题:
人数不够规模的影剧院
某些工矿企业的变电所
县级二级医院的住院部
中、小型纪念馆建筑
第22题: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