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重锤夯实或强夯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查验的项目有()。
第2题:
某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试夯后发现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措施对增加有效加固深度最有效。
第3题:
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夯击点一般按正方形或梅花形网格布置。
第4题:
强夯法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 )布置。夯击点间距宜为5~9m。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宜取较大值。
第5题:
某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试夯后发现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问下述哪个选项的措施对增加有效加固深度最有效?()
第6题:
提高单击夯击能
增加夯击遍数
减小夯击点距离
增大夯击间歇时间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也先大后小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先大后小
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也先小后大
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先小后大
第9题:
夯锤重量、尺寸
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落距控制手段
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第10题:
增加夯击遍数,加大夯击点间距
延长两遍点夯的间隔时间
降低地下水位
采用锤重相同、直径较小的夯锤,并增加夯点击数
第11题:
落距
夯击遍数
夯点位置
夯击范围
地基的承载力
第12题:
3/4
1/4
1/2
第13题:
强夯法加固块石填土地基时,以下哪个选项采用的方法对提高加固效果最为有效?()
第14题:
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夯锤直径。
第15题:
强夯法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间距宜为( )m。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宜取较大值。
第16题:
对强夯地基,下述()不是施工中检查的项目。()
第17题:
强夯地基施工中应检查的内容包括: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和()
第18题:
地基土质
落距
夯击遍数
夯点位置
夯击范围
第19题:
5~9
2~3
3~4
10~12
第20题:
铺垫厚度
落距
夯击范围
施工含水量控制
第21题:
夯击遍数
夯点位置
排水设施
夯击范围
第22题:
等边三角形
梯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第23题: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梯形
环形
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