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真题)对某模板工程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排列图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质量问题累积频率分别为30%,60%,75%,89%和100%,则A类质量问题包括()。 A.表面平整度 B.垂直度 C.截面尺寸 D.标高 E.平面水平度

题目
(2019年真题)对某模板工程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排列图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质量问题累积频率分别为30%,60%,75%,89%和100%,则A类质量问题包括()。

A.表面平整度
B.垂直度
C.截面尺寸
D.标高
E.平面水平度

相似考题
更多“(2019年真题)对某模板工程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排列图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质量问题累积频率分别为30%,60%,75%,89%和100%,则A类质量问题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对模板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平面水平度”这一质量问题对应的累计频率为90%,则说明该质量问题为( )。


    A.A类问题,应重点管理
    B.B类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
    C.C类问题,作为一般问题管理
    D.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198
    如图1Z204063所示;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

  • 第2题:

    根据下方排列图,需要进行次重点管理的是( )。

    A.表面平整度和截面尺寸
    B.平面水平度
    C.垂直度和标高
    D.其他

    答案:B
    解析:
    A 类问题—0?80%—主要问题,重点管理,B 类问题—80%?90%—次要问题,次重点管理,C 类问题—90%?100%—一般问题,适当加强管理,平面水平度属于 B 类问题,进行次重点管理。

  • 第3题:

    (2019年真题)在采用排列图法分析工程质量问题时,按累计频率划分进行质量影响因素分类,次要因素对应的累计频率区间为(  )。

    A.70%~80%
    B.80%~90%
    C.80%~100%
    D.90%~100%

    答案:B
    解析:
    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
    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 第4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 A、分层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排列图方法
    • D、报告文件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因果分析图法进行状况描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对某项构件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在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以及垂直度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经分析计算,上述方面的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分别为41%、72%、89%和100%,则该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在()方面。

    • A、表面平整度
    • B、截面尺寸
    • C、平面水平度
    • D、垂直度
    • E、标高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 A、分层法
    • B、因果分析图法
    • C、排列图法
    • D、直方图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法进行状况描述。

    • A、偏差
    • B、质量问题
    • C、缺陷
    • D、不合格
    • E、质量事故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    )进行状况描述。
    A

    分层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排列图法

    D

    直方图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法进行状况描述。
    A

    质量事故、偏差、缺陷、不合格

    B

    质量事故、质量问题、偏差、缺陷

    C

    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

    D

    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缺陷、不合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法进行状况描述。
    A

    偏差

    B

    质量问题

    C

    缺陷

    D

    不合格

    E

    质量事故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因果分析图法进行状况描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某模板工程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排列图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分别为30%、60%、75%、89%和100%,则A类质量问题包括( )。

    A、表面平整度
    B、垂直度
    C、截面尺寸
    D、标高
    E、平面水平度

    答案:A,C,E
    解析:
    P196-197
    本题考查的是排列图法的应用。ABC分类管理法,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

  • 第14题:

    (2017年真题)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分析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的方法是(  )。

    A.调查表法
    B.分层法
    C.排列图法
    D.控制图法

    答案:B
    解析: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

  • 第15题:

    对某模板工程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在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以及垂直度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按照排列图法进行统计分析,上述方面的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分别为41%、72%、89%和100%,则该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在( )方面。

    A、表面平整度
    B、截面尺寸
    C、平面水平度
    D、垂直度
    E、标高

    答案:A,B
    解析:
    2018版教材P199
    排列图法中规定:累计频率为0~80%定位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累计频率在90%~100%问题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因此答案为AB。

  • 第16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以应用()进行描述。

    • A、分层法
    • B、因果分析法
    • C、排列图法
    • D、直方图法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 A、直方图法
    • B、因果分析法
    • C、排列图法
    • D、分层法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 A、分层法
    • B、排列图法
    • C、直方图法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排列图法可以发挥的作用有()。

    • A、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查找质量问题的统计数据
    • B、质量问题原因分析的统计数据
    • C、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查找质量偏差的统计数据
    • D、分层罗列质量问题产生的各个层次原因
    • E、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查找质量缺陷的统计数据

    正确答案:A,B,C,E

  • 第20题:

    多选题
    对某模板工程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标高等项目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排列图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质量问题累积频率分别为30%,60%,75%,89%和100%,则A类质量问题包括()。
    A

    表面平整度

    B

    垂直度

    C

    截面尺寸

    D

    标高

    E

    平面水平度


    正确答案: D,C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对某项构件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在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以及垂直度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经分析计算,上述方面的质量问题累计频率分别为41%、72%、89%和100%,则该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在()方面。
    A

    表面平整度

    B

    截面尺寸

    C

    平面水平度

    D

    垂直度

    E

    标高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A

    分层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排列图法

    D

    直方图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所以C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施工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A

    直方图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排列图法

    D

    分层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排列图法的应用。
    【解析】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因此,正确选项是C。

  • 第24题:

    单选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进行状况描述.
    A

    分层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排列图方法

    D

    报告文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