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稳定的松散岩质路堑地段,应遵循的施工原则有( )。 A.自上而下,分级开挖 B.自下而上,掏底开挖 C.自上而下,分层加固 D.自上而下,分级排水 E.自下而上,分级排水

题目
对于不稳定的松散岩质路堑地段,应遵循的施工原则有( )。

A.自上而下,分级开挖
B.自下而上,掏底开挖
C.自上而下,分层加固
D.自上而下,分级排水
E.自下而上,分级排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
解析:
更多“对于不稳定的松散岩质路堑地段,应遵循的施工原则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路堑纵向台阶开挖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钻爆、运输机具施工
    B.营业线旁或边坡较高时,应分级开挖,且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C.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D.纵向台阶开挖不适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
    E.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27
    纵向台阶开挖适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施工时应根据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钻爆、运输机具施工;有条件时可利用土石自重排出土石。营业线旁或边坡较高时,应分级开挖,且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 第2题:

    铁路路基处于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应优先选择的挡护形式是(  )。

    A.重力式挡土墙
    B.预制短卸荷板式挡土墙
    C.锚杆挡土墙
    D.土钉墙

    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要求考生对不同地质地段的路堑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挡护形式。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路堑防护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解题思路是根据教材列出四个选项适应的地质条件,与题干地质条件进行对比,找出正确选项。选项A.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堤和路堑,和题干地质条件不符;选项B预制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适用于地基强度较大,墙高大于6m、小于等于12m的挡土墙,和题干地质条件不符;选项C锚杆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和题干地质条件不符;选项D.土钉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和题干地质条件相符。 本题的正确项是“D.土钉墙”。

  • 第3题:

    路堑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当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时,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采用()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正确答案:“边开挖、边支护”

  • 第4题:

    下列关于路堑纵向台阶开挖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钻爆、运输机具施工
    • B、既有线旁或边坡较高时,应分级开挖
    • C、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 D、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纵向台阶开挖,宜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应按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机具施工;可利用土石重或扬弃爆破排出土石。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开设马口

  • 第6题: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什么确定?


    正确答案: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性、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风化程度和地貌形态以及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检算。

  • 第7题:

    填空题
    纵向台阶开挖,宜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应按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机具施工;可利用土石重或扬弃爆破排出土石。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 开设马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边坡高度大于()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和()技术

    正确答案: 20m,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坡脚预加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施工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盾构施工进入特殊地段和特殊地质条件前,必须详细查明和分析工程的地质状况与隧道周边环境状况,对特殊地段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制定相应可靠的施工技术措施。
    (2)根据隧道所处位置与地层条件,应合理设定和慎重管理开挖面压力,把地层变形值控制在预先确定的容许范围以内。
    (3)必须根据不同隧道所处位置与不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预计壁后注浆的材料和压力与流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量测结果,进行注浆材料和压力与流量调整,防止浆液逸出,以达到严格控
    82制地层松弛和变形的目的。
    (4)施工中应对地表及建(构)筑物等沉降进行预测计算,并加密监测测点和频率。
    (5)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当测量值超过允许值时,应采取应急对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路堑开挖的要求有()
    A

    石质路堑采用洞室爆破

    B

    应做好堑顶截、排水

    C

    不稳定的土质路堑边坡应分层加固

    D

    严禁掏底开挖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路堑纵向台阶开挖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

    根据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钻爆、运输机具施工 

    B

    既有线旁或边坡较高时,应分级开挖 

    C

    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D

    纵向台阶开挖不适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 

    E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路堑纵向台阶开挖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A

    根据土石方调配要求,采用适当的钻爆、运输机具施工

    B

    既有线旁或边坡较高时,应分级开挖

    C

    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

    D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边坡地质条件中,适合采用土钉墙支挡结构的是(  )。

    A.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
    B.地下水较发育地段
    C.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
    D.边坡土质松散地段

    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合的支挡结构形式方面的知识掌握。根据教材表述,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堤和路堑,可采用重力式(含衡重式)挡土墙;地基强度较大,墙高大于6m,小于等于12m的挡墙可采用短卸荷板式挡土墙,当墙高大于12m时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路堤地段采用;锚杆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根据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可选用肋柱式或无肋柱式结构形式;锚碇板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墙高不大于10m的路堑或路堤墙;土钉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在地下水较发育或边坡土质松散时,不宜采用土钉墙;抗滑桩可用于稳定滑坡、加固山体及其他特殊路基。 本题的正确项是“C.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

  • 第14题:

    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

    • A、砂土地段
    • B、碎砾石地段
    • C、路堑的弃方地段
    • D、粘土地段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

    • A、砂类土地段
    • B、碎砾石地段
    • C、岩石地段
    • D、粘土地段
    • E、路堑的弃方地段

    正确答案:A,B,C,E

  • 第16题: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路堑开挖的要求有()

    • A、石质路堑采用洞室爆破
    • B、应做好堑顶截、排水
    • C、不稳定的土质路堑边坡应分层加固
    • D、严禁掏底开挖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根据施工特点,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边坡高度大于()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和()技术


    正确答案:20m;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坡脚预加固

  • 第19题:

    填空题
    路堑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当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时,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采用()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正确答案: “边开挖、边支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对于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设计时宜采用下列哪些技术措施?(  )
    A

    分层开挖

    B

    坡脚预加固

    C

    分层防护

    D

    坡顶预加固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3.4.2条第4款规定,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坡脚预加固技术。

  • 第21题:

    单选题
    土钉墙作为路堑边坡支挡结构,适用于()地段。
    A

    坚硬岩质

    B

    地下水较发育

    C

    土质松散

    D

    破碎软弱岩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土钉墙的技术应用。教材内容显示土钉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在地下水较发育或边坡土质松散时,不宜采用土钉墙。根据上述内容结合题干要求进行判定,可知选项"D.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符合题意。

  • 第22题:

    判断题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根据施工特点,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于膨胀土(岩)路堑的设计,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

    膨胀土(岩)地区路基应避免设置深、长路堑,除放缓边坡外,还应加强边坡支挡和边坡防护措施。

    B

    膨胀土(岩)深路堑只要放缓边坡就可以保证边坡稳定,不必采取设置支挡和加强边坡防护措施。

    C

    膨胀土(岩)路堑的基床不必采取换填措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