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题目

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相似考题
更多“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34、(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副井井筒工程,井筒深620m,净直径6.0m;基岩段为素混凝土结构,壁厚400mm。钻孔地质资料表明,在井深500m处有一厚6m的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预计涌水量16m3/h。井筒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出需对含水层采取预注浆处理,建设单位不予同意;于是,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采取了吊桶排水.强行顶水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为预防水患,还在井筒中安装了排水管。
    在施工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加到25m3/h,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补充了相应的截.导水工作,最终井筒施工拖延了半个月。该段井筒验收时,发现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强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依据监理日志关于该段井筒掘进时岩帮破裂严重.涌水量变大的描述,以及该段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涌水量较大的纪录(不存在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问题的信息),建设单位认定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对其提出索赔,并决定由其承担该井筒的套壁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提出了申诉。


    问题:
    1.为预防井筒涌水造成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所提出和采取的防水措施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2.指出建设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处理决定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如果采用注浆堵水,应采取哪种注浆方法?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应承担哪些责任?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可提出哪些申诉意见?


    答案:
    解析:
    1、可采取注浆堵水.截水.导水.有条件时的泄水.最后排水等措施。
    施工单位提出井筒施工前采取地面预注浆不合理。因含水层只有一层,且离地面较深,采用地面预注浆不经济。应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合理。施工单位提出注浆治水是有道理的,因为预计含水层预计涌水量达到16m3/h,应采取治水措施。

    2.建设单位以监理日志就认定是施工单位爆破引起岩帮破裂造成井壁质量问题不妥。且监理日志没有关于其他质量问题的信息,说明建设单位的认定更无依据。
    正确的做法对井壁的实际强度进行检测,由设计单位核算能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如能满足,可以予以验收。如不能满足,即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按技术方案加固处理。责任方承担经济责任。如处理后应不满足要求,严禁验收。

    3.应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法,因此含水层离地面远,采取工作面预注浆较经济合理。

    4.施工单位未采取预注浆治水措施,强行通过一定会造成井壁淋水加大。影响井壁的质量。
    施工单位采取吊桶强行排水,方案不合理,排水能力达不到要求。应采吊泵排水较合量。
    且在井筒中已铺设了排水管路,在水量增大时未发挥作用。
    施工单位在水量增大时才补充导水.截水工作,表现施工单位对此含水层重视不够。
    未提前制定相应方案,措施落实更产不到位。因此造成的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承担主要责任。
    因此施工单位应承担经济责任,包括工期拖延造成的经济损失;套壁后井径变小,使用功能减小的损失。
    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施工单位可提出来申诉:施工单位提出的用吊桶排水过含水层方案,建设单位未提出异议;涌水量增大,非施工单位责任;涌水量增大时施工单位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依据不充分。

  •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本小题2分) 合理(1分)。合同的井筒涌水量要求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6m3/h要求(1分)。

  • 第3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本小题5分) 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堵、截、导”(3分)。当水大时,一般应采用导水管将水导到井内,避免冲淋正在浇筑的井壁,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注浆(2分)。

  •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
    解析:
    (本小题3分) 施工单位拒绝的做法合理(1分)。按规定,破壁检查孔不得超过2个(1分)。为降低井壁涌水可采用注浆方法(1分)。

  • 第5题:

    井下出水点观测的内容包括哪些?对观测资料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如果井下发现出水现象,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观测。观测的内容包括:出水时间、地点、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水量、水压、标高、出水点围岩及巷道的破坏变形情况等,找出出水原因,分析水源。有必要时,应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对出水点观测资料应进行详细的记录,编制出水点记录卡片,并绘制出水点素描图或剖面图及出水点水量变化曲线图。

  • 第6题:

    水泵打不出水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原因有:
    (1)电源失去;
    (2)进水门或出水门关闭;
    (3)逆止门损坏;
    (4)底阀堵塞或扎煞;
    (5)靠背轮螺丝断裂;
    (6)泵内有空气;
    (7)水池水位低或水源中断。
    2.处理:
    (1)联系电气恢复电源,重新启动;
    (2)检查出水门位置,调至正常;
    (3)泵内有空气应进行加水后排空气重新启动,并汇报班长;
    (4)若靠背轮螺丝断裂,逆止门或底阀损坏时,应联系检修人员及时修复;
    (5)维持水位正常;
    (6)若水泵故障,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影响到锅炉的安全运行时,应立即汇报班长。

  • 第7题:

    下列关于壁后注浆加固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井筒围岩裂隙较大、出水较多的地段,应在砌壁时预埋注浆管
    • B、壁后注浆,一般是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 C、注浆段高,视含水层赋存条件和具体出水点位置而定,一般段高为10~15m
    • D、注浆孔的深度应透过井壁进入含水岩层50~100mm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壁后注浆加固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井筒围岩裂隙较大、出水较多的地段,应在砌壁时预埋注浆管

    B

    壁后注浆,一般是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C

    注浆段高,视含水层赋存条件和具体出水点位置而定,一般段高为10~15m

    D

    注浆孔的深度应透过井壁进入含水岩层50~100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井筒深度500m。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问题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问题:(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案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 某矿业公司新建了一年产120万t的煤矿,井筒工程完工验收时发现,表土段井壁有6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基岩段井壁有3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井筒装备的安装工作。经施工单位的整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对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必要的整修,对井壁出现渗漏水处进行壁后注浆。在问题处理完后,井筒安装单位接收了井筒并开始安装。通过对井筒质量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表土段井壁规格不符合要求是因为砌壁模板的刚度不足,基岩段井壁出现渗漏水是因为施工单位采用的水泥质量存在问题。 问题: (1)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该工程的水泥材料存在问题,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答: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可采取的质量控制对策有:
    1)经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3)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5)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
    6)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答: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控制方法有:重点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具有证明书和生产厂家制定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说明书内应分别列出各项指标值,并注明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要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检验等。
    (3)该工程的水泥材料存在问题,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
    答: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时应做到;
    1)人,作为控制对象,必须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以及责任心,避免各个工作环节产生错误;
    2)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答: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首先应包括:预先向操作者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交底,说明工艺质量要求以及操作技术规程。同时,严格按工艺要求作业;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采用新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包括:选择工序质量控制点;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3)工序的改善
    工序的改善是从掌握现状开始的,所谓现状即目前的状态,包括工序的控制状态。工序的现状是通过采用工序能力分析、控制图等方法分析得到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寨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答案:
    解析:
    (本小题8分) 不正确(1分)。施工单位应在合同签订前明确向建设单位提出矿山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性质(1分)及其6m3/h(2分)要求,并在投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二工程费用和工期要求(3分)。如中标,应按投标书的6m3/h签订合同(1分)。

  • 第14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本小题9分) 要求合理(1分)。本案例正确的索赔做法是应对突然涌水的岩壁出水点和井筒涌水进行测量(2分),并由监理工程师对出水处理工作签证(1分),因本案例中索赔内容属隐蔽工程(1分),则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证(1分)。然后在限定时间内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意向(2分),并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全部资料正式提出索赔报告(1分)。

  • 第15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井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问题】
    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案例情况,说明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
    6.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答案:
    解析:
    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合理的。 理由:合同的井筒涌水量要求不符合《矿建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根据《矿建工程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井筒建成后的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0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不正确的。
    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1)施工单位应在合同签订前明确向建设单位提出矿山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性质及其井筒最大涌水量为6m3/h的要求,并在投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2)工程费用和工期要求。如中标,应按投标书的井筒最大涌水量为6m3/h的要求签订合同。
    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堵、截、导”。当水大时,一般应采用导水管将水导到井内,避免冲淋正在浇筑的井壁,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注浆。
    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合理。
    理由:按规定,破壁检查孔不得超过2个。
    为降低井壁涌水可采用注浆的方法。
    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合理的。
    本案例正确的索赔做法是:对突然涌水的岩壁出水点和井筒涌水进行测量,并由监理工程师对出水处理工作签证,因本案例中索赔内容属隐蔽工程,则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证。然后在限定时间内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意向,并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全部资料正式提出索赔报告。
    6.施工单位签署了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合同并按照此合同进行施工。

  • 第16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答案:
    解析:
    (本小题3分)施工单位签署了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合同(1分)并照此施工(2分)。

  • 第17题:

    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老窑积水范围,技术人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老窑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 第18题:

    立井井壁出水时必须采取导水或()等措施。

    • A、探水
    • B、放水
    • C、堵水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多选题
    矿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属于工程关键部位的有(     )。
    A

    井壁壁座

    B

    井壁接槎

    C

    井筒锁口

    D

    巷道交岔点

    E

    螺旋矿仓工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背景某井筒井深820m,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注浆专业队认为当时不能检查注浆效果,没有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井筒施工单位责怪注浆效果差,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当检查预注浆工作质量时,发现工作面漏水量超过18m3/h。建设单位为避免延误井筒施工时间,要求在井筒建成后处理。在井筒后续施工中,因为井筒漏水越来越大,井壁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已建的多段井壁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井筒漏水严重,注浆单位采用壁后注浆处理后仍无济于事,最后建设方只能要求采用套壁补强的方法进行处理。问题1.有哪些原因造成背景中的井筒质量问题?应怎样进行注浆工作和井壁质量检验验收工作?2.该井筒应怎样进行验收?验收后的井筒对今后生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壁后注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井筒掘砌完后,往往由于井壁质量欠佳而造成井壁渗水

    B

    壁后注浆,一般是自上而下分段进行

    C

    井筒围岩裂隙较大、出水较多的地段,应在砌壁时预埋注浆管

    D

    在没有预埋注浆管而在砌壁后发现井壁裂缝漏水时的区段,可在凿岩机打眼埋设注浆管

    E

    注浆孔的深度应不透过井壁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立井井壁出水时必须采取导水或()等措施。
    A

    探水

    B

    放水

    C

    堵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井下出水点观测的内容包括哪些?对观测资料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如果井下发现出水现象,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观测。观测的内容包括:出水时间、地点、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水量、水压、标高、出水点围岩及巷道的破坏变形情况等,找出出水原因,分析水源。有必要时,应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对出水点观测资料应进行详细的记录,编制出水点记录卡片,并绘制出水点素描图或剖面图及出水点水量变化曲线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