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内存共有8块,若要排序有100块的数据集,则给定多路归并算法如下:(1)以8块为一个单位划分子集合,每个子集合进行内排序并存储,形成13个已排序子集合(含一个仅有4块的子集合);(2)接着在13个子集合中任选7个子集合(包含仅有4块的子集合)进行一个七路归并,形成一个已排序子集合;(3)再将剩余6个子集合与刚才归并后形成的子集合,进行一个七路归并,形成最终的已排序集合。问:这个方案的磁盘读写次数是_______。
A.200
B.400
C.504
D.512
E.520
第1题:
A.1
B.2
C.3
D.4
第2题:
从未排序的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上,该排序方法称为 ______。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希尔排序
D.归并排序
A.
B.
C.
D.
第3题:
设有m个的用户集合US={u1,…,um},现对他们的行为数据进行处理,使得每个用户ui对应一个n维向量Vi=[vi1,…,vin],用于表示用户ui的特征。设有函数sim(Vi,Vj)用于判定用户ui与用户uj之间的相似性。若有算法A,能根据用户间的相似性,将US划分成K个子集合,并使属于同一子集合的客户间的相似性尽可能大,不属于同一子集合的客户间的相似性尽可能小。则算法A属于一种( )。
A.聚类算法
B.分类算法
C.关联分析算法
D.回归预测法
第4题:
第5题:
下述排序方法中,比较次数与待排序记录的初始状态无关的是()。
第6题: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
第7题: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的附加空间消耗是()
第8题:
从数据、信息、知识的范围角度,信息包含了数据,并且又是知识的子集合。()
第9题:
为便于数据组织,在LKJ基础数据源文件中设置的与运行交路有关的基础数据子集合,叫做监控交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插入
B选择
C交换
D二路归并
第14题: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简单选择排序D、归并排序
第15题:
从未排序的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列中的元素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上,该排序方法称为(39)。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希尔排序
D.归并排序
第16题:
物质由系列不同的原子或原子集合而形成的()所构成。
第17题:
排序算法中,从尚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要求比较次数尽量少),然后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的方法是()
第18题:
排序算法中,从尚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的方法是()
第19题:
降水粒子产生的回波功率与降水粒子集合的反射率因子成()。与取样体积到雷达的距离的平方成()。
第20题:
在瑞利散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降水粒子集合的反射率因子只与降水粒子本身的()和()有关。
第21题:
堆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
堆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
堆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
堆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E.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22题:
插入
选择
希尔
二路归并
第23题:
一个轮次一个轮次地处理。将元素分成已排序元素集合和未排序元素集合两部分。开始时已排序元素集合为空,在每一轮次,从未排序元素集合中找出最小值的元素,将其移入已排序元素集合,直到未排序元素集合为空时则算法结束
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地处理。先从第一个元素处理,依次与其它元素比较后放入到正确排序的位置,再处理下一个元素,直到处理完所有元素则算法结束
一个轮次一个轮次地处理。在每一轮次中依次对待排序数组元素中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根据排序要求决定是否交换两个元素,直到某一轮次没有元素交换则算法结束
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地处理。先从最后一个元素处理,依次与其它元素比较后放入到正确排序的位置,再处理下一个元素,直到处理完所有元素则算法结束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