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为一个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领袖人物,课程要求学生需要具备:
A.整合能力
B.全球视野
C.领导能力
D.实践能力
第1题:
某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课程关系模式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关系S的主键为学号;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关系C的主键为课程号。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由于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联系类型为( ),所以对该联系( )。 查询“软件工程”课程的平均成绩、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之间差值的SQL语句如下: SELECT AVG(成绩)AS平均成绩,( ) FROM C,SC WHERE C.课程名=’软件工程’AND C.课程号=SC.课程号;
A.n:mB.1:nC.n:1D.1:1A.不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B.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课程号,成绩)C.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生号;成绩)D.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生号,课程号,成绩)A.差值AS MAX(成绩)-MIN(成绩)B.MAX(成绩)-MIN(成绩)AS差值C.差值IN MAX(成绩)-MIN(成绩)D.MAX(成绩)-MIN(成绩)IN差值
第2题:
● 某学校学生、教师和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职工号,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如果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只能讲授一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教师讲授。由于学生和课程之间是一个 (51) 的联系所以 (52) 。又由于教师和课程之间是一个 (53) 的联系,所以 (54) 。
(51)
A. 1对1
B. 1对多
C. 多对1
D. 多对多
(52)
A.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
B.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1端的码插入多端
C.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
D.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和学号
(53)
A. 1对1
B. 1对多
C. 多对1
D. 多对多
(54)
A.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职工号插入课程关系模式
B.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课程号插入教师关系模式
C.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
D.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和教师号
第3题:
● 某学校学生、教师和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
学生(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
教师(职工号,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
如果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只能讲授一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教师讲授。由于学生和课程之间是一个 (16) 的联系,所以 (17) 。又由于教师和课程之间是一个 (18) 的联系,所以 (19) 。
(16)
A. 1对1
B. 1对多
C. 多对1
D. 多对多
(17)
A.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
B.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1端的码插入多端
C.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
D.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和学生号
(18)
A. 1对1
B. 1对多
C. 多对1
D. 多对多
(19)
A.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职工号插入课程关系模式
B. 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只需要将课程号插入教师关系模式
C.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
D. 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课关系模式,该模式的主键应该为课程号和教师号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经验课程的总体特征是()。
第8题:
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课程应当包括()。
第9题: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10题:
医学基础科学
社会人文科学
护理学基础
临床护理学
现象学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某教学管理数据库中,学生、课程关系模式和主键分别为:S(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电话),关系S的主键为学号;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关系C的主键为课程号。假设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学生选择。一旦学生选择某门课程必定有该课程的成绩。由于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联系类型为( )所以对该联系( )。
A.n:m B.1:n C.n:1 D.1:1 A.不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B.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课程号,成绩)C.需要构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生号,成绩)D.需要构建—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且关系模式为:SC(学生号,课程号,成绩)
第14题:
在某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上,负责工程类教学的齐老师说,在工程设计中,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了,这样就不必要求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对基础数学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基础数学课程可以用其它重要的工程类课程替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齐老师的上述论证?
Ⅰ.工程类基础课程中已经包含了相关的基础数学内容
Ⅱ.在工程设计中,设计计算机程序需要对基础数学有全面的理解
Ⅲ.基础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工程设计来说很关键A.只有Ⅱ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Ⅲ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19题:
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叫()。
第20题: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是成为()
第21题:
不需要外来监督,领袖人物和积极分子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大多数学生能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友好往来。这说明班集体的形成处于()。
第22题:
第23题: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第24题:
以学生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
课程目标来自于学生的经验已经经验生成的需要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学生自身经验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