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措施有:生产过程中防止氧的摄入;控制糖化醪pH5.5左右,麦汁pH5.2左右;冷热凝固物彻底分离;麦汁煮沸强度不低于8%~10%;啤酒的杀菌的Pu值不宜过高,以控制在15~20为宜;减少运输中的振荡、贮藏中的高温及日光照射;保证生产过程中容器、管道的卫生等。
更多“1、什么是啤酒的风味稳定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比尔森啤酒的生产特点及啤酒风味特点?


    正确答案: 比尔森啤酒(Pilsnerbeer)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面发酵淡色啤酒,因原生产于捷克波希米亚的比尔森啤酒厂而得名。
    (1)生产特点
    传统的比尔森啤酒采用的酿造用水水质极软,各种盐类含量非常低(50mg/L);采用优良的浅色二棱大麦品种,低温发芽,溶解度不太高,干燥温度不超过83℃,麦芽色泽为3.8~4.0EBC;酒花采用香型SAAZ酒花,酒花添加量高(500g/100L麦汁),分三次添加。采用三次煮出糖化法,麦汁煮沸时问2.5小时,原麦汁浓度11%~12%。低温敞口主发酵,后发酵贮藏在小型的柞木桶内进行,加高泡酒,贮藏期3个月,苦味值高达40BU。
    (2)啤酒特点
    色泽较浅,泡沫好,酒花香味浓郁突出,苦味重而不长,口味醇爽。

  • 第2题:

    应用嗜杀酵母进行啤酒酿造的优势在于()。

    • A、可以减少敏感性的野生酵母的污染。
    • B、降低对麦汁营养成分的要求
    • C、提高啤酒风味的稳定性
    • D、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啤酒过滤的作用是()。

    • A、除去酒中的悬浮物,改善啤酒外观,使啤酒澄清透明,富有光泽
    • B、除去或减少使啤酒出现混浊沉淀的物质(多酚物质和蛋白质等),提高啤酒的胶体稳定性(非生物稳定性)
    • C、除去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提高啤酒的生物稳定性
    • D、除去啤酒中的双乙酰和乙醛等不良风味物质
    • E、除去啤酒中引起混浊的金属离子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从啤酒风味来说,米的食感越好,酿造的啤酒风味也愈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去除啤酒中的某一种次要风味化合物,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察觉不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单选题
    倒酒时,添加硅胶的目的是()。
    A

    提高啤酒的生物稳定性

    B

    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C

    提高啤酒的风味稳定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大麦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啤酒的色泽、泡沫、风味和稳定性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 酚类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啤酒风味主要取决于何原料,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麦芽,啤酒风味物质的形成与原料、制麦、糖化、煮沸、发酵、过滤、罐装以及生产设备和卫生状况都有关联。啤酒的风味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已经检测出800多种啤酒化学成分。主要有高级醇、酮、α-酸、β-酸、有机酸、硫化物等等。其中包括352种挥发性成分和其他的非挥发性成分。啤酒的特有良好风味是由许多成分浑然一体,互相作用的结果,并非由某一特定的成分形成。风味物质其组成和含量取决于所产用的原料,酿造工艺,酵母品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啤酒中的高级醇,其含量最高、对啤酒风味影响最大的是()

    正确答案: 异戊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麦汁的煮沸强度(),酿制的啤酒有光泽,风味好,稳定性高。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措施有:生产过程中防止氧的摄入;控制糖化醪pH5.5左右,麦汁pH5.2左右;冷热凝固物彻底分离;麦汁煮沸强度不低于8%~10%;啤酒的杀菌的Pu值不宜过高,以控制在15~20为宜;减少运输中的振荡、贮藏中的高温及日光照射;保证生产过程中容器、管道的卫生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啤酒风味物质主要有哪些种类,啤酒酿造过程中对风味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有哪些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风味物质种类有:
    (1)、连二酮类(双乙酰,2,3-戊二酮)及其前驱体,双乙酰味阀值0.15mg/L,极易给啤酒带来饭馊味;
    (2)发酵副产物如醛类、高级醇、有机酸等,阀值2.0--2.5mg/L,恶心郁闷的气味(超量时);异戊醇:阀值1.5mg/L,汗臭似的(杂醇油味),β-苯乙醇阀值50mg/L,酸的种类: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总酸:控制2.2—2.3ml/100ml.
    (3)发酵副产物如硫化氢;
    (4)发酵副产物,如多种酯类;
    (5)酒花类物质,包括溶解物和挥发性成分。
    影响风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原料问题。麦芽皮厚,粒小,多酚含量高,辅料油脂氧化,酒花陈旧、氧化,水质暂硬过高、PH偏碱等。
    (2)制麦问题。大麦精选不良,含杂质多,浸麦水偏酸,添加石灰或苟性碱不足。麦皮中色素、多酚浸出不够,麦芽过度溶解。干燥温度偏高,会使啤酒色深味苦。
    (3)发酵问题。加强酵母的管理,防止变异退化。麦汁充氧不适当,热、冷凝固物分离不彻底,发酵温度偏高,双乙酰还原不充分,酒龄太短,贮酒温度偏高等。
    (4)糖化问题。糖化工序应尽量避免氧的吸收,以防还原物质被氧化,控制过滤麦汁浊度,减少脂肪酸含量,避免麦汁过分暴露在热环境中,以防美拉德反应及类似反应。
    (5)发酵液过滤问题。硅藻土质量不好,含杂质多,虑酒操作不当,酒不清,溶解氧多,二氧化碳逃逸过多。
    (6)灌装问题。洗瓶后残留碱液多,瓶颈空气含量多;杀菌温度高,时间长;啤酒贮存温度高,光照等均会严重影响啤酒风味。
    (7)卫生问题。凡和成品接触的容器与管道,清洗和杀菌不彻底,污染化学物质和杂菌,铁质涂料脱落,压缩空气不净化处理,带水带油等都会影响风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啤酒丧失原有的澄清透明,变成失光、混浊及有沉淀,称“()”。啤酒丧失原有风味,风味恶化,称“()”。


    正确答案:外观稳定性的破坏;风味稳定性的破坏

  • 第14题:

    什么是啤酒“非生物浑浊”,它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


    正确答案:啤酒浸出物的多酚、蛋白质、β-葡聚糖和糊精等多种有效成分,以胶体颗粒均与散于溶液中,当受热氧化、振荡、光照等影响后,使胶体颗粒互相凝聚,形成大的颗粒,啤酒开始出现失光,浑浊和沉淀的现象。称为,引起的因素:
    (1)金属浑浊。啤酒中含铁0.5mg/L,铜0.5mg/L,或锡0.2mg/L,会催化形成蛋白质-单宁浑浊;
    (2)草盐酸浑浊。啤酒中草酸钙含量在20mg/L以上;
    (3)碳水化合物浑浊。使用异常或劣质的原料,糖化不完全会产生淀粉浑浊;
    (4)蛋白质-单宁浑浊。多酚含量100mg/L,如花色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超过一定量,与啤酒形成氢键,结合形成冷浑浊;
    (5)其他浑浊。啤酒花中的苦物质,巴氏消毒也会引起浑浊。
    提高措施:
    (1)选择多酚含量低得大麦,浸麦时添加200mg/L甲醛,低温干燥发芽,低温干燥,84摄氏度焙焦;
    (2)糖化时宜用甲醛300-400mg/L,麦汁最终发酵度在80%以上,麦汁煮沸调pH5.2,β-葡聚糖越少越好,使用新鲜的酒花,煮沸强度在10%-12%;
    (3)发酵选用优良菌株的酵母,排除热、冷凝固物,要将CO2控制好,防止氧的吸入;
    (4)过滤采用硅胶和PVPP,严格控制滤酒浊度,还可加入抗氧化剂;
    (5)灌装时控制瓶颈空气含量1.5mL,严格控制巴氏消毒条件。

  • 第15题:

    啤酒各风味之间的作用往往是协同的,()的,共同影响着啤酒的质量。


    正确答案:加成

  • 第16题:

    啤酒风味轮中,()级术语用来进行啤酒风味的交流,()级术语用来命名和定义啤酒中发现的每一种可以分辨的风味。


    正确答案:一;二

  • 第17题:

    啤酒中的高级醇,其含量最高、对啤酒风味影响最大的是()


    正确答案:异戊醇

  • 第18题:

    判断题
    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即啤酒经灌装后,在规定的保质期内,啤酒的香气和口味无显著变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了改善啤酒风味,要控制酵母增殖量,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改善啤酒风味,控制酵母增殖量的措施有:
    ①麦汁组成适宜,麦汁溶解氧适当;
    ②适当提高酵母接种量,控制增殖量;
    ③降低发酵温度,提高发酵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麦汁煮沸过程中,麦汁的色度逐步变(),形成()等还原性物质,对啤酒风味稳定性有益。

    正确答案: 深,类黑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麦汁煮沸过程中,麦汁的色度逐步变(),形成类黑素等还原性物质,对啤酒风味稳定性有益。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从啤酒风味稳定性角度说,使用碎大米对啤酒质量有不利影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它赋予啤酒特有风味的主要物质成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啤酒花中的树脂,可以提供啤酒以苦味和防腐能力,还可对泡沫持久性具有一的促进作用。啤酒花腺体中含有芳香油,可使啤酒具有一种特殊的啤酒花清香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什么是啤酒“非生物浑浊”,它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

    正确答案: 啤酒浸出物的多酚、蛋白质、β-葡聚糖和糊精等多种有效成分,以胶体颗粒均与散于溶液中,当受热氧化、振荡、光照等影响后,使胶体颗粒互相凝聚,形成大的颗粒,啤酒开始出现失光,浑浊和沉淀的现象。称为,引起的因素:
    (1)金属浑浊。啤酒中含铁0.5mg/L,铜0.5mg/L,或锡0.2mg/L,会催化形成蛋白质-单宁浑浊;
    (2)草盐酸浑浊。啤酒中草酸钙含量在20mg/L以上;
    (3)碳水化合物浑浊。使用异常或劣质的原料,糖化不完全会产生淀粉浑浊;
    (4)蛋白质-单宁浑浊。多酚含量100mg/L,如花色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超过一定量,与啤酒形成氢键,结合形成冷浑浊;
    (5)其他浑浊。啤酒花中的苦物质,巴氏消毒也会引起浑浊。
    提高措施:
    (1)选择多酚含量低得大麦,浸麦时添加200mg/L甲醛,低温干燥发芽,低温干燥,84摄氏度焙焦;
    (2)糖化时宜用甲醛300-400mg/L,麦汁最终发酵度在80%以上,麦汁煮沸调pH5.2,β-葡聚糖越少越好,使用新鲜的酒花,煮沸强度在10%-12%;
    (3)发酵选用优良菌株的酵母,排除热、冷凝固物,要将CO2控制好,防止氧的吸入;
    (4)过滤采用硅胶和PVPP,严格控制滤酒浊度,还可加入抗氧化剂;
    (5)灌装时控制瓶颈空气含量1.5mL,严格控制巴氏消毒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